纸短情长!“手写书信”为何能在淮安技师学院朋友圈流行
来源:紫牛新闻
2022-10-26 11:00:54

扬子晚报网10月26日讯(通讯员 李爽 记者 朱鼎兆)“从前慢”的日子仿佛已经距离我们很久,“见字如面”、手写书信显得弥足珍贵……近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学生姜倩云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三封同学手写书信。书信用纸边缘都是手撕的痕迹,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精心的设计。文字简洁,多是问候和祝福,但纸短情长。收信人往往发朋友圈来展示,作为这个手写书信趣味游戏的互动回应。记者了解到,这一互动游戏,在淮安技师学院校园内正在流行,不但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手写书信,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

“亲爱的朱老师:天气变凉了,请老师增添衣物,多喝水,祝您身体健康,我们会永远爱您。学生王子豪”。淮安技师学院校长朱延华收到了多封来自学生的暖心手写信,一笔一划间传递了浓浓的师生情谊,一字一句里演绎着对生活的体悟与热爱。展信舒颜,朱校长立即转发了朋友圈。据学生王子豪介绍,其实这是一场朋友圈小游戏,就是用笔在纸上书写,给好朋友几行信,内容多是问好说天气转凉注意加衣很久不见即将再见之类的话,根据友谊的不同各自增减修改,最核心的是用笔在纸上写出来送给对方,收到的人用手机拍了照片发在朋友圈里,大概就算完成了这个小趣味游戏的一个闭环。

记者注意到,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手写书信,有两个特点,一是简短,一般不超过十行;二是故作随意,书写用纸都显示手撕的边缘。这些形态各异总体上像各式树叶一样的手写书信,拍摄的背景,往往是自己手拿着,或是放在自己的书本上,也有跟自己的脸一起自拍的。

看着学生们这样玩,我也就是看着,有一点点好奇,好奇这有什么好玩的,好玩的要素是啥,是展示字迹的美好或怪异呢,还是比赛文辞的华美或独特呢,朱延华校长说,看多了之后,发现孩子们似乎并不在意字迹,也不在意文辞,大多数就是随手抄录通用的版本,只把写信的对象换成好友的名字,把最底下的署名换成自己。

手写书信再次风靡朋友圈、风靡校园,朱延华校长认为,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方式,发挥了神奇的魔力,用纸和笔在师生、同学、亲友间建立了更深层次、更持久的情感连接,消除了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