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秋雨蒙蒙,南京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7位同学正在进行合唱训练,男高音、女高音、女中音,3个声部和谐统一,将这首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菊花台》改编为合唱,为这清冷的秋末增添了一些独属于这个季节的情怀。指导同学们训练的艺术大咖,正是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国家一级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程晔。
老歌新唱
“00后”也偏爱周杰伦
11月22日,南京一中北校区高一的同学们迎来“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本学期合唱课程的第二节课。在程晔的指导下,一中学生将《菊花台》改编成合唱的形式,这首流行歌曲被赋予了不一样的韵味。
周杰伦的这首《菊花台》发行于2006年,比这些高一的孩子们年纪都大。任涵之同学告诉记者,周杰伦的歌他们现在仍然在听,且非常喜欢,“我们同学还是很喜欢流行歌曲的曲调,也更愿意唱。”程晔透露,本学期在一中的合唱课将会加入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选择熟悉的曲目排练更符合课程周期的安排,同学们也更容易接受。
大胆歌唱
细节是打动人心的法宝
“来,从21小节开始,男生把声音放出来,大胆唱,多响都可以。”训练过程中,程晔不断鼓励同学们大声地唱、大胆地唱,一遍遍地练习后各个声部逐渐有了进步。程晔表示:“同学们唱得超出我的预期,他们对合唱有很大的热情。”
除了要自信勇敢,程晔的指导也非常细致,反复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把握细节。“各个声部要听其他声部怎么唱的,听到3个声部合声的感觉。”“不要有滑音,严格按照谱子来唱,唱得干脆、干净。”同学们跟着程晔一遍遍抠细节,对每个音都精雕细琢。任涵之同学说,这节课上老师不断纠正滑音问题,对自己帮助很大。“独唱的时候滑音或许可以体现个人特色,但是在合唱里是不需要的,我要按着老师的指导改正。”
“合唱,是高中时期美好的记忆。”程晔表示,通过10节合唱课希望能给同学们心里埋下一颗热爱音乐的种子。今后他们能走进音乐厅、剧院,欣赏艺术的美。
网络答题等你打卡
艺术普及教育推出线上挑战
“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项目是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南京市教育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主办,少年志融媒平台承办的教育推广项目。今年上半年已在8所试点学校陆续开展书法、竖琴、合唱、电影以及身心舞蹈五项艺术大咖课程,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为了扩大艺术普及教育辐射面,日前,“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网络答题挑战也在少年志APP正式上线,欢迎学生登录少年志APP,点击首页“学习打卡”参与答题,以练促学。
据了解,本学期“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项目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将新增雕塑、版画、人文摄影、播音主持以及艺术疗愈等课程,邀请到艺术大师、教育专家作为课程主讲人走到学生中间,激发青少年的艺术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大更多样的展示舞台。
见习记者 刘梦琦
摄影/摄像 罗皞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