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悄悄掰掉一条龙虾腿,上桌后腿齐了?商家回应
来源:极目新闻
2022-11-28 19:11:44

女子在海鲜店将活龙虾的一只腿掰掉,然而煮熟的龙虾上桌后,只见掰掉的腿竟又“长”了出来,怀疑被调了包。11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致电商家,工作人员称这是一场误会,愿意配合调查。

女子吃龙虾做记号 结果龙虾脚又“长”了出来(图片来源:网络)

11月27日,一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几人正围桌用餐,女子指着一盘龙虾质问服务员:“你确定没换吗?”服务员回答:“怎么不确定?肯定确定啊。”女子张开手掌,手掌里是一只龙虾腿,“我做了记号的,我提前掰掉了一只龙虾脚,为什么上桌的这只龙虾脚一只都没有少?”随后服务员改口称:“其实另外的那一个跟这个是一样的。”

该视频附文称:“怀疑几次了,这次偷偷掰断只脚,煮熟后脚又长回来。”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该网友将视频定位到了江西吉安一家海鲜店的一家分店,并在线喊话该店要求给个解释。

11月28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该海鲜店分店,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想调查此事,可以到店里来,“我们会配合调查。”

记者致电该海鲜店的另一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知道此事,并称是一场误会。

记者致电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暂未接到有关投诉,若消费者有需求可以拨打投诉热线。

这是什么“奇迹”?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在一些海鲜店,就存在着这样的消费模式:消费者点海鲜,然后商家拿去加工,然后再提供给消费者食用。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疑问,消费者挑选的海鲜和端上桌的是同一个吗?特别是碰到龙虾这样昂贵的食材,一些人的疑虑就更深了。

有媒体就曾报道,消费点的是鲜活的海鲜,而商家暗地里就拿品相不好或者更轻的来代替,甚至还有的拿死亡的海鲜代替,从中牟取不当利益。

现在,悄悄掰龙虾腿似乎成了不少消费者鉴定商家诚信的“绝技”,结果呢,相关“消费者掰掉龙虾腿商家端上桌腿又齐了”的“奇迹”时有发生。

比如,2021年5月,西部某地,闫女士花500元买了龙虾拿去餐馆加工,为防调包掰掉两条小腿,可菜上来后,她发现龙虾不仅个头长了,小腿还“重生”了,提出质疑后,最终餐馆老板给重新做了一只。

据报道,这个方法还是卖海鲜的老板提醒她的。那么说明,一些商家用这样的“调包计”欺骗消费者是不是很普遍?

其实,闫女士更应该现场报警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商家真的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就该为此付出代价,同时也可以保障其他人的利益,净化市场风气。

此次,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该网友将视频定位到了江西吉安一家海鲜店的一家分店,并在线喊话该店要求给个解释。那么,商家如何解释这条“重生”的腿呢?说是一场误会,是什么误会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根据服务员结结巴巴的说法,似乎也承认了这并不是消费者点的那只龙虾,说“另外一个跟这个是一样的”,那到底替换了没有呢?商家也该给个说法。好在,商家也表示“愿意配合调查”。那么,市场监管部门不妨和消费者取得联系,积极主动介入。

这次,涉事的消费者同样也没有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而是在网上隔空喊话商家。对这样的消费纠纷,还真应该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解决。只有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才能确定谁是谁非,也能根据调查的事实作出相应处理,该谁承担责任的就承担责任。

(记者:丁伟 评论员:吴双建)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