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1月30日讯(通讯员 商宣 记者 陈咏)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公布新一批非遗名录,由中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该项目中,扬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位列其中。这也是继古琴(2008年)、雕版印刷(2009年)、剪纸(2009年)之后,扬州第四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魁龙珠
据介绍,此次有中国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参与申报,其中有扬州的“富春茶点制作技艺”。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扬州富春饮服集团总经理徐颖宏告诉记者,茶点,即茶水和点心,富春茶点中的茶指著名的魁龙珠香茗,点心则是扬州点心的代表三丁包、翡翠烧卖、千层油糕。魁龙珠源肇始于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款茶由安徽的魁针、浙江的龙井、富春自家种植的珠兰兑配窨制而成,取魁针、龙井、珠兰的前三字合为“魁龙珠”,因三种茶分别来自皖、浙、苏,故业界有“一壶水煮三省茶”之说。而魁针产于安徽歙县,是新安江的发源地;龙井出自浙江杭州,山下有观潮的钱塘江;珠兰源于扬州本地,门前是奔涌的扬子江。因此,“魁龙珠”又有“一壶煮三江”的美誉。
专业师傅制作魁龙珠
记者了解到,本月中旬,扬州富春饮服集团、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扬州民族乐器研制厂3家“老字号”受邀进驻在上海进博会。其中,富春展台布置上,以国家级非遗富春茶点组合的形式推出。富春集团派出茶艺师张剑、潘玲在展位进行富春魁龙珠茶艺表演,面点名师朱正杨现场演示富春名点翡翠烧卖的制作过程,观展嘉宾可在茶艺师、面点师的指导下尝试茶艺拼配、冲泡魁龙珠、擀制翡翠烧卖。
当地餐饮界人士介绍,没吃过扬州早茶,如同没来过扬州。“早上皮包水”是扬州人生活的特色,“皮包水”指的就是吃早茶。扬州早茶的首选,当属富春茶社。徐颖宏表示,扬州早茶是茶与点的创意性融合,体现了扬州人对精致餐饮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富春已有130多年的连续经营历史,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兼优。富春以茶起家,以点带面,以菜飘香,以文会友。莫言在品尝了富春菜点和魁龙珠茶后,写下对联“两代名厨四季宴,一江春水三省茶”。
魁龙珠涉及的三种茶
“中国人饮茶讲究味、形、香,注重气、意、韵,魁龙珠涉及的三种茶叶,发开的时间不同、耐泡的程度不同、颜色的浓淡不同、蕴藉的香味不同,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共同体,美美与共。三种茶叶所处的三地气候条件相当,生长条件相近,魁针之色、龙井之味和珠兰之香完美交融。这款茶名字也好,魁为首,居第一位。魁星,是北斗中的第一星,夺魁,乃天下学子的共同期盼;龙,是华夏图腾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祈福的象征;珠,为水之精华,人之所爱。”徐颖宏说。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