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凝心聚力,坚持以学促行!常熟古里镇扎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2022-12-07 16:28:06

今年以来,常熟古里镇坚持务实笃行、守正创新,扎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布“筑梦有我”“创新有我”等“有我”系列6大类17项重点项目,组织各类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300余场,在全镇范围凝聚起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蓬勃热情。

在用情“讲”中筑牢“强国”根基

整合社会力量,深化理论宣传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健强宣讲队伍,厚植品牌特色。打造“仁风聚‘里’”宣讲品牌,培优扩大“红色仁风”宣讲队伍,构建由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两新党员、“五老”群体、青年代表、仁风少年等组成的“头雁领航”“海棠新语”“蓄势赋能”“银晖传理”“青声青调”“强国有我”6支宣讲分队,深入全镇各学校、企业、社区、街巷,让宣讲“活”起来、“动”起来。

深耕线下平台,掀起宣讲热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开展“礼赞新时代追梦复兴路”主题宣讲21场,聚焦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讲述古里发展与变迁;在“农家书屋”、千村美居点位组织“这十年大家讲”家门口的故事会54场,以小型化、板凳式宣讲,说家乡话、讲身边事,畅谈群众时代心声;在铁琴铜剑楼、古里书场、古里图书馆、初见书房、U-talk讲堂等特色空间创新推出“琴剑诗歌会”“榜样故事会”“山歌舞台”等理论课堂,让党的理论直通群众,截止目前,已开展特色主题宣讲近200场。

创新线上模式,放大宣讲实效。以新媒体传播为主要渠道,开展“‘青’声‘青’调话宣传”主题活动,录制“防疫‘e’线”“‘里’智在线”“文明蒲公英”“‘里’响新时代”等趣味宣讲视频18期,以贴近青年群体的潮流表达,传播网络好声音,相关成果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全国、江苏、苏州学习平台展播。依托287个应急广播和“书香古里”微信公众号,全面推广“乡音喇叭”,以方言广播的形式,将党的最新理论与红色故事相结合,面向全镇青年干部、银龄先锋、海棠巾帼征集“里”响主播,不仅让党员群众听得进、听得懂,还增加了互动性、体验性。截止目前,已推出11期广播,线上收听量超4万人次。

在用心“学”中凝聚“复兴”共识

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努力做到群众的关注点在哪里,主题宣传教育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同频共振壮大主流宣传。推出“里赞十年芳华路”重点项目,通过5期“青见古里”短视频,引导青年通过体验方式深度感受古里变迁,通过“见‘镇’时光”系列照片展,以新老照片对比方式直观呈现城镇面貌变化。举办“喜迎二十大网聚正能量”常熟市网络人士短视频大赛,激励网络人士用镜头展现常熟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城乡品质提升、民生事业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新面貌、新变化,共收到优秀作品20个,累计流量超45万。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用好辖区红色资源,在“烈士纪念日”前往古里镇烈士陵园开展公祭活动,坞坵村面向青少年开展“九一八”红色宣讲活动、淼泉社区面向老党员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赓续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活用资源点亮强国之梦。用好铁琴铜剑楼历史文化街区、白茆山歌馆、坞坵村等特色阵地,打造常熟市首批乡村“复兴少年宫”,开设“阅”来“阅”美、“声声”不息、岐黄薪火、礼乐践行、津津乐“稻”、翰墨薪传等“文化六味”研学课堂和“虹月桥”百课计划,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强国复兴成长之路。截止目前已开展各类课程52场。依托镇级一体化干部现场教育基地、活力先锋学院等本土教学资源,开展“琴心剑胆”青年干部培育提升工程,通过实地参观、圆桌论坛、新老对话,在青年干部中掀起学理论、提素质、强能力的学习热潮。

以文化润泽幸福生活。组织“艺心向党”文艺惠民演出23场,开展“观红色电影忆峥嵘岁月”红色电影村村行、“喜迎二十大最美全家福”照片展、“喜迎二十大携手创未来”2022一村一品群众文艺大展演、“山歌声里颂党恩”山歌大舞台等活动,以文育人,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绘就新时代的幸福底色。

在用力“干”中坚守“有我”承诺

要将主题宣传教育的成果落到实处,教育引导群众坚定信心、奋楫笃行。“青”尽全力。在疫情防控一线组建青年突击队,118名青年干部加入防疫队伍,参与高速卡口执勤、核酸点位工作、夜查扫楼行动和后勤物资配给等工作。打造青“慧”治基层治理学堂,整理培训课程清单,邀请市级领导、镇各部门业务专员为村、社区青年干部进行专业授课,并通过技能比拼、实地参观等方式,取长补短,不断提升青年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

同“新”筑梦。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新蜂’聚能”行动,新桥村创新推出“新薪盲盒”,将“开盲盒”趣味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快递员、外卖员在“蜂享吧”认领“微心愿”结对服务、“净美家园”村庄整治等盲盒任务,填写“新蜂日志”,以盲盒接力的形式记录分享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所思所感、经验做法,截止目前已有80余人参与。金湖社区搭建“蜂声汇意”平台,线上通过“微治理随手拍”平台,号召新业态群体利用小程序、微信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及时反馈民情民意,已收集并采纳意见152条;线下开设“微治理大家谈”交流平台,新业态群体在工作之余面对面解难题、话发展,感悟“民生密码”,不断丰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

群策群力。通过“五一面对面大走访”“周六下沉日”,机关干部全体下沉至联系村(社区),敲开群众家门,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1000余条;通过村民理事会、民情驿站、康博村“百姓茶馆”、陈塘村“陈心工作室”等协商议事平台反馈意见76项。推出高长村“共享菜园”、打造双港村“六点半”夜实践等为民项目,并招募社会志愿者参与,放大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