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心理聊吧 | 让他学习不学,陪他玩还嫌我烦,当个家长怎么这么难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2-09 16:31:48

这个悠长的寒假,多出了许多亲子时光,不少公众号适时推出了“40个亲子游戏,在家就能玩”“这些亲子游戏请收藏”等内容。然而,心理聊吧收到了一位妈妈“家长陪着玩,孩子却嫌烦”的倾诉。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孩子连玩都不愿意了?看看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杨静平老师的分析。

问: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亲子游戏陪孩子玩,一开始他还有兴趣,可很快就没耐心了。他爸爸气死了,平时没时间陪,被孩子写作文控诉是“手机里的爸爸”,现在陪他玩,还嫌烦?

分析:家长,别生气啊。对孩子而言,生活中自然出现的游戏场景最自然,家长特别安排的游戏,可能有教育痕迹,孩子有时因为状态不到位,不感兴趣,也会拒绝的。因此,安抚情绪,先征询他的意见,我们参与他发起的游戏,互动会更顺利。

爸爸在陪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全情投入其中?有没有听孩子对游戏的想法,按照孩子的节奏来进行游戏,顾及到孩子的情绪?这些都是疑问。家长可以复盘陪玩过程,找找孩子不满的原因。

玩,如果不是顺其自然,而是夹带着各种条件和要求,就失去了玩本来的价值与意义。这样的“玩”,其实还是学习,孩子多累啊。

问:寒假作业已经做完了,我给孩子又制定了一套作息流程,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学习,可是他抵触情绪严重。我想让他多学点关于疫情的知识,怕以后考试会有涉及,他也不情不愿。推着他往前走都不动,怎么办啊?

分析:寒假作业做完了,在孩子的心里自然产生了:终于可以好好玩玩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家长额外增加的学习内容当然会有抵触情绪。

家长担心孩子作业做完了,出现散漫的情况,希望增加一些必要的学习规划,有助于开学后的衔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都是硬性、指令性的规定,没有给孩子留下自主选择的空间,那显然亲子冲突在所难免。因此,需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掌握好节奏,做到劳逸结合。建议后面的安排适当考虑孩子的兴趣,与孩子多点协商,会好很多。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也看到了家长的焦虑,既有对孩子成绩的焦虑,也有本身对疫情的焦虑。不要将这种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难得的亲子时光,我们还是以孩子的真实需要切入点,不要将陪伴变成监督。

综合这两个问题,家长可以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教会孩子一些生活常识、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段意外的宅家时光,除了知识学习外,是一个极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突击锻炼时期。建议家长们针对孩子们性格中需要改变的地方,和孩子进行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比如,若孩子胆小,爸爸妈妈就可以扮演学校的同学,爸爸无意碰了一下妈妈,妈妈疼了,妈妈相比爸爸弱小,但妈妈要勇敢地表达:同学,你撞疼我了。爸爸道歉,妈妈再表示原谅,并请他下次小心别再撞到别人。通过这样的游戏,激发胆小孩子的表达欲望,知道和别人相处的分寸。

此外,还可以进行文明用语的训练。谢谢、对不起、你真棒等等。很多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通过文明用语的使用,许多亲子之间乃至开学后和同学之间的小矛盾都可以当场化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

策划:陈申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