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校长陆建根:2023见证一中力量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2-06 14:48:19

2月6日,江苏省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在这个万物勃发、充满希望的春季新学期,校长们也为亲爱的同学们准备了满怀期待、金句频出的开学寄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少年志融媒平台同步开设“开学第一课·校长书记说”专栏,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校长们的闪光智慧和谆谆嘱托吧。

辞别旧岁,迎来新春。新春伊始,万物初生。新学期的第一天,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校长陆建根围绕着团结、勇敢和奋斗等关键词展开演讲。

以下为致辞内容(节选)

2023一中力量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校长  陆建根

校长陆建根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新年好!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我们携手并肩,留下了属于2022的一帧帧温暖感人的光影。时间的叙事里,回首连结着展望,今天,我们将一起续写2023的一中故事,展现更大、更强的一中力量。

何为一中力量?

一中力量是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的高度团结。《流浪地球2》在春节期间震撼上映,李雪健扮演的周喆直在联合国大会上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一万五千年前,一根断裂又愈合的大腿骨头,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起点。那个时代,大腿骨折断意味着死亡,而愈合的股骨则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来照顾受伤的人——处理伤口、提供食物、保护他不受攻击。人类在困难中学会团结,学会帮助他人,文明由此诞生。”

在历史长河的一个又一个节点里,人类的命运,都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一万五千年后的今天,当这根受伤的大腿骨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否依然会做出从前那样的选择?

一中人的回答是:会!

2022年12月,新冠病毒蔓延,广大教师用高尚的人格、无声的行动去感召和影响他人,积极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协管、“慈善一日捐”、志愿导学、“爱心献血”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年,还有许多爱校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你们用赤诚和热血助力学校获评首批江苏省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基地校、江苏省思政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双特色学校。

聚阳生焰,拢指成拳。团结,是一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精神脊梁。

一中力量还是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坚定勇毅。《流浪地球2》中还有个桥段,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指着1990年“旅行者一号”拍下的地球照片说:“就是这小小的白点,是我们的一切……我们要在这小小的白点上,建一万座发动机,把它带到两千五百年后的新家园。”当支持“方舟计划”的美国代表对中国的“移山计划”不以为然时,周喆直回答道:“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淡淡的语气中,显出出巨大的能量,那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精神。

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和追梦的时代,当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如果有人问:挑战来临,你能否不顾一切守护家园的荣光?

一中人的回答是:能!

2022年11月,镇江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高一学生通过大型团体操“不忘初心”歌颂党、赞美祖国。精心设计的图案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震撼了所有来宾,更感动了每一个在场的一中人。这一年,我校体艺、科技比翼齐飞,学校民乐团继续参加镇江市展演,体育竞赛总分市属学校第一名,体育大课间展评获镇江市一等奖,啦啦操比赛创历史最好成绩。3人入围江苏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2人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获江苏赛区一等奖第一名。此外,在北大暑期学堂综合营、化学金秋营,清华大学学科能力综合测试中,我校学子不断创造优异成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勇敢,是一中从辉煌奔赴新的辉煌的生命能量。

一中力量更是锐意进取、挺膺担当的接续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借主人公保尔之口感叹:“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当你老了,回首往事,可不可以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一中人的回答是:可以!

2022年10月,我校成功举办镇江市“研学课堂”推进展示活动暨省前瞻性项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展示活动,彰显了课堂教学新样态,开拓了立德树人新路径。这一年,老师们积极投入教学科研,5项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省中小学教研课题、6项市级课题顺利开题,5项市级课题通过中期评估,5项课题成功结题。这一年,老师们深耕内涵发展,江苏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纷至沓来;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镇江市十佳教师、镇江市属优秀教育工作者群芳争艳。

云程发轫,踵事增华。奋斗,是一中从美好开启新的美好的潜在流量。

老师们、同学们,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一中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更是来自于我们。今天“一体双翼”全员成长导师制正式启动,在一中的校园里“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彼此支持,相互成就。我们将共同怀抱比以往更热烈的壮志雄心,展望更受尊敬、更加卓越的未来。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建设定会开启新的发展、开拓新的天地。我们笃行不怠,用一中力量点亮希望之光!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