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演技炸裂的孩子演了一版《红楼梦》,也来说说中国诗词文化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2-13 13:10:55

继《天真派武林外传》,《天真派西游记》,《天真派杨门女将》等影视经典后,演技爆棚的小演员们的新作《天真派红楼梦之桃花诗社》将于2月14日10点在腾讯上线。集中聚焦《红楼梦》中诗词文化,让我们先睹为快。

立足《红楼梦》中诗词文化

本片改编从太虚幻境始,至孽海情天终,将宝玉同金陵十二钗的前世今生,以原著精神联系在一起,弥补了诸多红楼粉在过往红楼影视版本中的遗憾。

《红楼梦之桃花诗社》剑走偏锋,前所未有地避开过度开采的“宝、黛、钗”故事,立足红楼梦中的诗词文化,由此特别梳理出两个小人物:香菱和晴雯。晴为黛影,以及香菱与林黛玉命运相通的一番“梦幻情缘”,实证她们“薄命儿女”的判词,以底层人物命运展示了封建大家族的兴衰。

香菱在桃花诗社拜黛玉为师,直至芦雪庵联诗的这一段,是她整个人生最幸福时光。夏金桂进入梨香院后,对香菱百般刁难,将她折磨致死。

晴雯生得娇俏,心比天高,宝玉在“晴雯撕扇”和“病中补裘”时的暖心举动,不得不让旁人对晴雯渐渐心生嫌隙,最终挑拨王夫人将重病的晴雯撵出了大观园,凄凉病逝。

演员年龄最还原原著

原著从十八回到五十三回之间,贾宝玉是十二三岁的年纪,林黛玉是十一二岁的年纪,薛宝钗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此次出演的小演员大都是久经沙场的天真派“老戏骨”,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3岁左右,最贴合原著对主要演员的要求。

“团宠”宝玉(段智文饰演,13岁)

从《天真派西游记》历经磨难、六根清净的最美唐僧,到大观园中最是深情的帅气宝玉,不同角色的成功见证了他的演技与成长。

绝美香菱(邓琳漾饰演,13岁)

从《天真派西游记》身份尊贵、花容月貌的百花公主,到寄人篱下,惨遭毒虐的薛府丫鬟,人物刻画上可以说是演技炸裂。

娇俏晴雯(陈舒宜饰演,14岁)

从《红楼梦》一滴泪诉尽心酸的贵妃元春,到《天真派武林外传》刁蛮任性的郭芙蓉,再到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晴雯,神仙颜值,可盐可甜,十足的演技小将。

贤淑宝钗(钟宝儿饰演,13岁)

从《红昭愿》雍容华贵杨贵妃,二度出演《红楼梦》的“宝姐姐”,端庄稳重之余,渐习得青春萌动的成熟演技,惊艳同龄人。

书香黛玉(苏魏舞饰演,15岁)

从《天真派西游记》活泼调皮、猴戏都能轻松拿捏的高小姐,到眉间若蹙、弱柳扶风的林妹妹,也真是难为一贯甜美示人的小苏啦!

老祖宗贾母(陶冰蓝饰演,14岁)

二度上线《红楼梦》的贾母,陶冰蓝已经牢牢地稳住了中国小演员的“最佳奶奶”口碑,把对小辈纵容宠溺、爱护至深,演绎得如入化境。

泼辣凤哥儿(郭飞歌饰演,13岁)

《天真派武林外传》中“抠门掌柜”佟湘玉神演技震惊影视圈,再度化身泼皮辣子——王熙凤,在太虚幻境中仙舞翩翩,还主唱了本片主题曲《枉凝眉》,最强戏骨的称呼名副其实。

如何将经典改编成适合孩子的版本

如何将《红楼梦》经典改编成适合孩子演绎的版本?导演潘礼平告诉记者,本片除了对名著当中的诗词文化、服饰文化精心传承,还提炼表达出一种无阶层差别的纯真友情、青梅竹马,在艺术性上也精益求精。

本片中大观园里公子、小姐、丫鬟们相亲相爱,人人平等,互相尊重,而注重封建礼教的大人却棒打真情,公子小姐丫鬟去的去了,散的散了,最终都逃不开悲惨的命运。这对现代的孩子们有着很好的现实教育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孩子,衣食无忧,生活幸福,但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享受里,要忆苦思甜,看到封建社会的压抑和黑暗,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阳光、自由、平等的社会,才能用一颗恻隐之心帮助身边的人,从而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

道具用心礼仪上心,雀金裘手工打造

总导演潘礼平为了给参与拍摄的小演员一次影视教育的美学体验,不同以往影片中直接购买经典电视剧的服化版权做“神还原”,而是要求本片服装、饰品全部重新设计和搭配。为了创新体现原著中从“俄罗斯进贡”而来的贵重的雀金裘,总导演更是决议找来手工编织的专人,历时数月用金丝一针一线编织而成。

为了让影片内外的中小学生感受到最原汁原味的经典名著,剧组还专门从红学会请来礼仪老师,在导演的拍摄中对每场戏的各种礼仪全程把关,但有一帧言行礼仪不满意便会停下来更正。全片有一场早春时节,草长莺飞,众小主院内放风筝的戏,由于拍摄当地一直腾不出合适的场地,导演组就临时指定了一个地面晒得烫脚的水泥地广场,还不惜重金拉来上千张真草皮,搭建了一片青青草地。

而数十个风筝更是纯手工制作贴合原著,为了让演员手中的风筝飞起来,剧组更是煞费苦心请专人教学放风筝。

为了还原剧中冬日之景,在酷夏三伏天,孩子们不但要穿上冬日厚实衣物,还得手捧暖炉。在众人齐聚芦雪庵联诗的场景中,总导演更是为了贴合原著,力求鹅毛大雪来映衬朵朵红梅,炎炎烈日把这“鹅毛大雪”晒成了滴滴飞沫,剧组不厌其烦的拍摄,同时临场新增调用多架造雪机,才真正实现“九月鹅毛飞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