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你会跑步吗?需要帮你找个教练吗?”你会不会觉得这人想骗你交智商税?都说跑步是减肥最健康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很多人头一次跑个几百米就上气不接下气,跑完腿酸膝盖难受,很快就放弃了……20世纪60年代,很多美国人开始热衷于跑步,调查显示到了1980年,这些1960年参与跑步的人大部分都不跑了,因为常年跑步使他们受了伤。
那么,这步还能不能跑,该怎样跑?来听江苏疾控的指导。
运动半小时才消耗脂肪?错!
长久以来让大多数人无法坚持跑步减肥的原因来源于一个错误观念,就是运动前期消耗的是糖,半小时以后脂肪才开始消耗,所以有氧运动每次必须坚持至少半小时以上,这太难了!
图源 视觉中国
事实上,当你开始运动,心率并不高的时候,就是以脂肪消耗为主。只有当你超过了一定运动强度,心率增大到一个点,你开始觉得难受、紧张和压迫的时候,糖才开始了大量的消耗。而大量的糖耗,会使人运动完之后感觉很饿,吃得更多。
调查显示,高强度的运动会使人比以前多吃30%的主食。如果你发现运动完以后回家,原来吃一碗饭,现在得吃一碗半,那你是不可能瘦下来的。
会跑步的关键,推迟“糖脂转换点”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理解,会跑步和不会跑步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这个糖脂转换点的把握。
我们练习跑步的过程,不是铆足劲儿和自己的意志力对抗然后放弃,而是应该在适合的心率范围内练习,把糖脂转换点达到的时间不断往后挪。只有把心率控制好,我们才能在运动的过程中多消耗脂肪,而消耗脂肪是不容易觉得饥饿的,更不会因为运动导致低血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的身体练就动用脂肪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心肺功能,而不是拼强度大、运动时间长。否则,努力跑步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和减脂的目的,还会增大身体损伤的风险。
控制好运动心率,要会算公式
这里有一个公式,(220-实际年龄)*0.6~(220-实际年龄)*0.8。
这就是跑步时的心率控制范围。初跑的人,往往一开始跑,心率就上去了,停下不跑心率也要过挺久才能降下来。这时候,你需要的就是慢跑,如果慢跑心率还是超了,那就改为快走,让心率始终维持在这个区间进行运动。你不会觉得累,喘不上气儿,更不会恶心想吐低血糖。你不会觉得坚持跑步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相反,你会每天都期待跑步。这才是正确的跑步方法。
图源 视觉中国
有氧运动是给身体充电的过程,可以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变得更高,人的精神状态更好,到了下午也不太容易犯困。这才是真正的健康状态。
而大强度的运动是给身体放电。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训练强度特别大,会容易感冒发烧,因为这样的锻炼方式会使免疫力降低。
跑步的时候控制心率,一开始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跑得很慢,也坚持不了多久,但是,渐渐的,你的速度逐渐提高,心率仍然可以维持在正常区间,一般两三个月之后,大部分人都可以连续跑40到50分钟,心跳依然平稳。半年以后,相当一部分人都可以轻松完成半马。这时候人心肺能力就比最初好了很多。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