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Y型气道支架,让大气道严重狭窄的食管癌患者缓过气来!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3-15 19:15:39

在我们的喉咙和肺之间,有一条重要的通道——气管,气管下端分叉出左主支气管和右主支气管,和气管组成Y型管道,这就是我们呼吸空气的通道,此外,气管对防御、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也有重要作用。

一般人也许不会思考可以自由呼吸的重要,可对68岁的于女士来说,气管、左右主支气管都狭窄成一条缝隙,每一次呼吸都要付出常人几十倍的气力,直至命悬一线。近日在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当一支为她特别定制的Y型支架在她气道中撑开的一瞬间,她终于缓过气来。

气管、左右主支气管组成Y型

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大气道严重狭窄

于女士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气喘症状,在外院抢救,实施紧急气管插管,让她暂时保留住了生命,但气道阻力仍然降不下来,一检查,原来是术后淋巴结转移,多处肿瘤压迫了她的气管、主支气管,造成大气道严重狭窄。

一个成年女性的气管内径大约只有16毫米,两侧主支气管还要更细,因为肿瘤占位、浓稠分泌物潴留等原因,气管会被压迫、堵塞、狭窄,程度重了,就会影响呼气通气,更甚者,则会要了人的命。气管插管不能抵达气管下端,解决不了于女士气管狭窄的问题,因此,须尽早为她植入支架。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新主任接触到于女士的时候,她已经病危住进ICU,为手术能顺利开展,呼吸内科、麻醉科迅速响应,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定制支架到麻醉同期,手术准备中挑战不断

首先是定制支架。张新主任坦言,如果在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分别放置三段直型支架,手术难度降低不少,但可能更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支架也有可能发生移位,Y型支架则更好避免以上问题。只是支架的大小、形态必须按照于女士气管的实际情况来定制,3天以后,支架妥妥送到了泰康仙林鼓楼医院。

视频透视监测下,能更准确放置支架到既定位置

手术前的设备调试也是重要一环。想把支架准确推送到气管里,仅靠气管镜前端的视频监测是不够的,因为气管镜的视域范围有限,还常常受到气道分泌物的干扰,所以,需要使用视频透视设备让医生在手术中更好地观察气管与支架的情况、准确定位支架的释放器;再加上于女士当时还处于重症状态,因此,张主任特意找到麻醉手术中心主任段加方,两个专科团队在医工部的协助下,挑选好手术室,并多次测试移动C臂X射线机,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能连续视频透视,并做好其他生命支持。

在设计手术方案时,还碰到另一个挑战,麻醉通气。由于携带Y型支架的释放器较粗,最粗的气管插管也通过不了;如果换用其它通气连接方式,患者气道中有大量浓稠分泌物,血氧饱和度又很低,未必能保持有效通气。对这样的危重缺氧患者,既要让她保持呼吸,还要给手术器械的活动留有空间,确实挑战不小。反复推演后,麻醉手术中心为张新主任制定了新的麻醉方案,选用了可及范围的最大口径喉罩通气设备,辅以高频震荡通气。

装上Y型支架,患者重新“拥有”新鲜空气

缜密的准备后,于女士的手术正式开始了。于女士从ICU被转运进手术室后,张新主任先进行气道清理,清出大量积聚在气管下端的浓稠分泌物,改善通气条件;紧接着,麻醉医师将于女士的通气设备换成了喉罩,同时通过高频震荡输氧来保证通气安全;在气管镜直视和视频透视双重引导下,张新主任将支架释放器沿着导丝置入于女士的气管。

张新主任团队为于女士进行Y型支架置入手术

导丝要穿过视觉盲点——声门,经过狭窄的气管并到达下端连结左右主支气管的部位,尽管有视觉辅助,方寸间,医师旋转导丝还是需要多年经验所得的一种“手感”,正如张新主任的助手黄耀医师所说:“我们描述手术过程可能就几句话,但每一个步骤的实现背后都是重重困难和化险为夷的功夫”。

最终,张新主任用导丝引导Y型支架送到既定位置并迅速释放了支架。支架撑开气管的一瞬,对于于女士来说,就是重新“拥有”新鲜空气的时刻。她的血氧饱和度开始回升,苏醒后,呼吸困难的症状也缓解了。

专家提醒:这类患者切记关注气喘症状!

张新主任介绍,气管支架置入,主要治疗肿瘤所致的严重气道狭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放疗等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于女士术后出现气管狭窄至病情严重是一个过程,专家提醒,患者往往在疾病初期出现不算严重的气喘,此时就应该重视并及时就医,气管狭窄只有进阶展到大约七成以上,症状也会明显且会陡增,因此,对于食管癌、肺癌术后患者,曾做过气管插管的患者,以及支气管结核患者,只要有气喘症状就应及时关注。此外,气喘不一定是哮喘,也可能是气管病变,患者应通过胸部CT检查来分析诊断。

通讯员 唐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