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摆拍苦情戏带货,是诈骗吗?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3-16 11:54:50

昨天播出的央视315晚会,揭开了部分“苦情主播”的丑陋嘴脸。

“258所有爹妈们,呼叫回家”“爸爸妈妈,明天晚上六点五十‘儿子’准时直播”……那些在直播间里声嘶力竭地对着别人的父母叫“爸爸妈妈”的网络主播,顶着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看似是在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实则盯上了老人家身上的钱包。


他们摆拍苦情戏,演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剧情,靠编造的故事养号和引流,最终目的是为了带货——把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老年人并不需要的商品,美化成“保健品”,推销出去。

记者注意到,315晚会曝光的网络主播,目前都已经被平台封号处理。其中一个叫做ID名为“高冷z”的主播,封号前,粉丝量超过2000万,每天晚上6点半准时直播,靠这种编故事的手段,吸引了不少老年网友关注。

315晚会中提到,和和工作室是一家专门运营此类直播的公司。采访过程中,其工作人员透露,主播说的事都是假的,全是剧本,她本人也参演过,“基本上都是提前编好的,然后跟着主播讲。让你骂人你就骂人,让你装可怜你就装可怜。”

记者查询到,和和工作室的背后关联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名叫兰山区和和网络文化传媒工作室。据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成立时间不满1年,法定代表人系刘汝和,其名下只有这一家关联公司。


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发出疑问:“这难道不是新型的诈骗手段吗?”

这些苦情主播们有明确的目标,都是为了带货,当带货金额累积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就坐实了“诈骗”的嫌疑?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告诉记者,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就此次事件而言,随着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事,案件事实将会逐步查清。届时,可以结合公安机关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涉案人员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可能会被追究哪些刑事责任。”

主播所说的糖果、固体饮料,其实都是普通食品,他们却在直播间将其宣称为“保健品”。孟博告诉记者,《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划分为普通食品和特殊食品,其中,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等,国家对其实行严格监督管理。此外,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

另外视频中,一主播宣称吃了她手中的药,就能治好“小瘤瘤”,故意夸大商品功效,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可能会构成消费欺诈。

孟博告诉记者,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应当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导向、诚实信用、信息真实、公平竞争原则,“在网络直播营销中发布商业广告的,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应当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315晚会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