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鹞北鸢”不简单!江苏风筝原来是护粮使者
2023-03-31 15:14:10

如果说北鸢的出现与战争有关,那么南鹞的出现则与护粮有关。

齐白石笔下的风筝


“北鸢”,一般认为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770-221)时期,当时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在中国古代,木鸢一直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战争进攻的武器。

而关于“南鹞”的出典,一说与古代粮仓有关。

鹞本为雀中之鹰,亦称雀鹰。形体像鹰而比鹰小,背呈灰褐色,为鸟雀中之凶猛者,它捕食小鸟,故鸟雀畏之。而之所以为人们关注,则是因为它们在古代的粮仓保卫战中立下过汗马功劳。

而说到古代粮仓,就涉及到太仓。

在太仓双凤发现的维新遗址证明太仓至少已经有4500余年人文历史,但有文献确切记载最早建皇家粮仓的时间则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据明代桑悦的《太仓州志》记载:“春秋时,吴王由此置仓,故名太仓,又曰东仓。”东汉袁康、吴平著的《越绝书》中说:“吴两仓,春申君所造,一曰西仓,名均输;一曰东仓,周一里八步,相传‘东仓’即‘太仓’也。”。此后,太仓屡为建粮仓之地,建粮仓之事绵延不绝。如西汉时有吴王濞在此建仓,元代杨譓所纂的(至正)《昆山郡志》“卷六.考辨”云:“今州治迁所(指昆山升州后州治迁太仓),地名‘太仓’......或曰吴王濞之仓。”

现藏太仓市档案馆的张采编撰的《太仓州志》


再如三国时有孙权在此建仓,明代陈伸在《太仓事迹.序》中说:“太仓,古娄县之属村惠安乡。三国吴孙权和好于辽公孙渊,始置仓于武陵桥北,因以名焉。”还如亦据上述《昆山郡志》载,“......或曰五代吴越王之仓。”指五代时吴越国国王钱氏亦在此建仓等等。而元明时期太仓粮仓的遗址更是于1985年被正式发现,于是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太仓市将发现的遗址作为重点普查对象进行调查。并委托苏州市考古队对遗址进行实地堪察,确定太仓南郊农场中的一处高地为元代海运仓仓基所在地遗址。这项考古结果入选当年国家文物局主编的《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太仓海运仓遗址


整个遗址处于海拔3米左右的高地,高出周边地面1.5米左右。东西长480米、南北宽340米,面积约158000平方米。遗址布局为:南部河道的北面有一片开阔地, 之后为码头,码头上面的高地为晒场,北部高地则为粮仓。其他建筑有更房、警钟楼、激桶库、仓殿、水井、辕门、仓神庙、土地祠、巡警驻扎所以及廒之间的空地等,是典型的古代大型粮仓。根据明代张采编纂的《太仓州志》记载,“太仓,在城南江北岸,亦名‘海运仓’。洪武二十六年,即元旧,创廒九十一,为间者九百一十九,贮浙江、南直隶各处粮至数百万石,俗又呼‘百万仓’。永乐十二年,会通河成,罢海运,仓废。弘治十年,仓基改大教场。”明景泰年间的进士、监察御史、太仓籍诗人高宗本还有专门咏吟太仓海运仓的诗曰:

“百万当年海运仓,可堪风雨变荒凉。雕甍接栋春何在,野草含烟绿更长。戍鼓声干逃雉兔,征旗影落下牛羊。元戎功业难为继,独对寒潮酹一觞。”

专家分析认为,与目前国内现存的三座明清时期粮仓遗址相比较,太仓海运仓确认的遗址面积接近元明时代海运仓的实际占地面积,其规模是目前已知的全国最大的元明时期粮仓,可称“天下第一粮仓”。

专家们还认为,作为实证,太仓海运仓遗址不仅印证了太仓“天下粮仓”得名的由来,也证实了700多年前中国南北海运相呼应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意义十分重大,故于2013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综上所述,意思就是太仓的古代粮仓不仅历史悠久,级别高,而且规模可观,甚至有“百万仓”之说。

于是围绕保护皇家的粮仓,一是有猫鼠之战,故古代太仓有专事养猫的“猫弄”。二是人鸟之战。古代太仓冬季天寒地冻,在冬春交替时节,肚腹空空的鸟雀觅食,首选粮仓。于是出现了飞鸟群袭粮仓之奇观。那时火药、猎枪还没有问世,守卫皇家粮仓的士兵在金鼓声中用弓箭射鸟,但普通士兵又不是神箭手养由基,射飞行之鸟往往十射九空,绝大多数鸟只是受惊吓飞逃而已。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下来,既费箭矢,效果又渐微。于是有猎户出身的士卒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以鸟驱鸟”之法,并将自己家中训养的鹞带来实践,于是鹞就与保护粮仓搭上了关系。结果将鹞放飞在粮仓上空驱鸟效果很是不错,建议遂为上峰采纳。

但问题随之而来,一是训鹞需要时日;二是太仓粮仓多;因而需求缺口巨大。于是聪明的太仓先民就模仿鹞飞行之驱鸟法,发明了“竹鹞(也称赤膊鹞)”。即在太仓农家一般都有竹园的基础上,在粮仓上空放飞竹器,系用削薄的竹蔑片制成,利用弩箭原理弹射上空后可滑翔飞行一段时间,并陪有呜呜之声,可惊吓鸟雀,是为后来“鹞筝”之萌芽。此后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特别是在绢和纸张出现后,发展成用薄竹片为骨架,构成鹞形,再糊上绢或纸,制成“绢鹞”或“纸鹞”,先是置于长竹竿顶,在金鼓声中竖立或人工摇动驱鸟;再发展到后来用线牵引着放到半空中,让绢鹞、纸鹞在空中随风飘摇驱鸟,此为太仓放鹞子的先声。又由于使鸟雀畏惧者并非鹞一家,于是在实践中人们又制作出了各种飞禽甚至动物等各式各样的风筝驱鸟,但由于源于鹞,故在太仓被统称为“鹞子”。而牵引放飞、鼓乐齐鸣和鹞子的各式各样、千姿百态,也为后来放飞鹞子成为体育、娱乐活动埋下了伏笔。

其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冬春交替之际在粮仓四围放飞“鹞子”,还发展到在秋收粮食进仓的时候也在鼓乐声中放飞“鹞子”护粮。

后来,虽然太仓作为皇家粮仓的功能逐渐减弱,但太仓历来富庶,对于其他粮仓而言,仍需防止雀鸟侵犯。于是放飞“鹞子”也从官家粮仓传到了民间,以致放飞鹞子在太仓一直常盛不衰。

再到后来,随着粮仓建设技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驱鸟大战最终成为历史。但是冬春交替之际放飞“鹞子”的习俗不仅延续了下来,而且在秋粮进仓时演变为在鼓乐声中放飞鹞子以示庆贺丰收。而随着放飞技巧的提高,在喜庆时又出现了放飞高度和稳度的竞争,就这样,放飞鹞子的粮仓保卫战最终渐渐演变成了娱乐、体育活动。

在太仓,明代首辅王锡爵种梅处——南园,有一鹤梅仙馆景点,系王锡爵亲手将一株老梅树枝扎成鹤形鹞子而得名。时有诗赞曰:“梅枝扎鹤巧心栽,倩影姗姗上玉台。名绘名文记盛事,各留瑰伟尽奇才。”上述史料不仅反映出明代制作、放飞鹞子亦是达贵显族和文人雅士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当时制作鹞子的技艺水平。

故《太仓县志》载:“放风筝在太仓俗称‘放鹞子’,历史悠久。”

关于旧时放鹞子的时间,在《太仓县志》和一些乡镇里志中均记载:“每年元宵节后至清明,是放鹞子的最佳时节,各地田野上空都可以看到各种形状的鹞子在空中翱翔。”“有八角鹞、六字鹞、蝴蝶鹞、老鹰鹞、双燕鹞、蜈蚣鹞等等。”

那么为什么说清明前的冬春之交也是野外放飞鹞子的好时光呢?应该说那时天气不一定暖和,甚至春寒料峭。而之所以如此,主要也是与护粮有关。要粮满仓首先要丰收,为了提高产量,旧时南方种植单季稻落谷下种的时间就在清明前,撒下稻种后,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俗称制作秧田。在秧苗长到约八厘米时,再进行移栽插秧到大田。试想,如果秧田中的谷种都被鸟雀扒开稻壳吃了,还怎么丰收,怎么粮满仓?所以在大抓粮食生产的1958年,麻雀和苍蝇、蚊子、老鼠曾一起被列为“四害”,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直到1960年因认为麻雀也吃害虫,功大于过,才被从四害中除名,由蟑螂代替。所以旧时清明前野外的放飞鹞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驱鸟保护刚布下的谷种,从而为取得丰收和粮满仓打下基础。

到了清代,太仓曾有不少专门制作鹞子的店或作坊,比如西城门桥堍的“陈氏鹞店”,店中老师傅扎、糊、绘鹞子的手艺极高,扎出来的鹞子形象逼真而又轻巧美观;特别是鹞子的左右平衡性能极佳,而且一般都是用三根鹞须,构成三角形,安在鹞子身上,但他们只须用上下二根鹞须扎制,放飞起来却是既稳又高,在太仓一带很是有名。

当然,放飞技巧更是不断提高。除了单人放飞外,还有合伙放鹞子的,鹞子更有双蝴蝶、三蝴蝶、飞天蜈蚣等形式,大的甚至高达一、二丈,鹞线粗如手指。此外,还有在鹞身上装“鹞琴”的。所谓“鹞琴”就是将一条极薄的篾片,拉在细竹枝上,成弓形,再安装在鹞身上而成。风吹篾片时,随着风速的快慢和风力的大小,鹞琴会发出悠扬的似琴筝之声,可闻数里之外,太仓称之为“鹞筝”。时有诗赞曰:“鹞飞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进入民国,则时有放鹞子比赛。赛时白天几十上百只鹞子在天空中争奇斗艳,晚上的表演赛则会出现鹞线上挂“鹞灯”的风筝奇观,称为“神鸟飞天”,大的甚至可以挂上数十数百盏小纸灯笼,在夜空中远远望去,宛如一串银星,煞是好看。在上“鹞灯”的时候,还常常是鼓乐齐鸣,爆竹声声,热闹非凡,颇有当年保卫粮仓的气势。特别是当时太仓电灯厂的工人们,还别出心裁,把原来的纸鹞灯改挂为小电灯泡,更是光芒四射,夺人眼球。

一直到解放后,太仓的“鹞事”仍常盛不衰,我一直记得小时看到的“走线蝴蝶鹞”,印象颇为深刻:蝴蝶两翅可以自动启合,分跨在鹞线上,借助风力,在鹞子翩翩飞舞的同时,蝴蝶会沿线缓缓而上,到达固定装置的触器时,两翅自动合拢;随即又缓缓沿线而下;如此可以反复上下,十分有趣。

当然,时至今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大棚育秧技术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风和日丽,天高气爽,都是放飞鹞子的好时光。而且每年在春风和煦、鸟语花香之际,我们太仓都会专门举行“金仓湖‘放鹞节’”,其时在金仓湖湿地公园,五彩缤纷的各色鹞子粉墨登场,欢庆盛世,当然,也让人们大饱眼福。

陆钟其

【本文原发方志江苏,经授权转载】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