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明,男,1957年12月生,海安市滨海新区滩河村村民。在农村生活的唐志明认得最好的一个字就是“信”,因为这个字他18年无怨无悔,无微不至照顾特困家庭。18年前,面对本村村民唐德明的临终托付,唐志明许下承诺,答应帮助唐德明照顾好两个智障儿子。虽然与唐德明没有血缘关系,但唐志明信守承诺,默默无闻、持之以恒义务照顾兄弟俩18年。朴实的唐志明以多年的坚持和信誉感动了一座城,影响了无数人。唐志明先后获评“海安好人”“江苏好人”“中国好人”。
一诺千金,以行践言
唐德明的大儿子唐志稳除了能够生火做饭和干点简单的家务农活外,无其他的正常人的行为能力,二儿子唐志桥除了智残还患有肥胖症长年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解决。年已八旬的唐德明临终之前忧心忡忡,拉着唐志明的手迟迟不松,他那无助的眼神只有唐志明能够读懂。“老叔台,咱既是乡邻,又同属唐家远宗,你放不下的这两个小的我负责,你尽管放心!”爽快的一句话,把弥留老人的心思说中,唐德明松下手微微点点头,神情不再那样凝重,露出一丝笑容的嘴角轻轻抖动,然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唐德明过世后,唐志明主动向村民政主任说明自己的想法,志愿担当他们兄弟二人的监护志愿者,义务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并请村给予监督,这一照顾就是18年。
初心不改,以诚为本
唐志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主要从事车口承包和带领周边群众从事梨园种植经营,虽然经营着一片梨园,但家境并不富裕,微薄的收入只够养活自己一家,但在唐志明看来,做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诚信。
逢年过节,唐志明会让妻子李秀芳把鱼肉菜品煮熟,端到两个残疾人家中,跟其他人家一样焚香点烛,祭祖敬宗,让他们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同样庄重。
李秀芳是位通情达理的农村妇女,对于丈夫的决定她能够理解,但是每到农忙时节,看到老唐放下自家的农活,优先帮助两兄弟家忙前忙后,对老伴也多有抱怨。每当这时,老唐总是语重心长地跟老伴说,“秀芳啊,咱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但是从小就知道要诚实守信,既然我答应了唐德明叔台,他的两个儿子我一定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咱家的事情先往后放一放,咱不能言而无信。”
一份信任,一生责任
照应智障兄弟一年容易,一直坚持18年谈何容易。这当中,也会有风言风语,爱人沉不住气时,会建议他放手交给村委会。“我只要有口气,我就要完成我的承诺。”唐志明斩钉截铁。
老大近十年间生病四五次,无论是严夏酷暑还是雨雪霜冻,唐志明义无反顾,正常陪护与接送。出院回家后跟踪管理,夫妻俩轮流照顾,每天几顿药,每次几个品种,哪一种吃几颗,都会仔细分好。去年,老大突发中风,唐志明忙里忙外日夜照料21天。老二生活不能自理,时常大小便失控,唐志明会帮他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衣服,全然不顾脏累,唐志明早已把照顾兄弟二人当成了他一生都要践行的责任。
一句承诺,18年的守护。唐志明,一位农民凡人的一诺千金再一次诠释了道德力量的厚重。多年的悉心照顾、默默奉献,老唐虽然很少跟别人说起,但他的行动已经潜移默化地感动了很多人。
通讯员 李仁霞 李逸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