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岭:一个人必须建立自己的审美系统
2023-05-20 11:16:44


“你要盘点一下精神身世,这些年都做了什么,路有多长,书有多厚,梦有多远。”5月18日晚,著名作家、媒体人王开岭“文学和审美”讲座在苏州上书洲书院举行,一以贯之的隽永诗性的言语和深邃良知的思想的穿透,给现场读者带来一场意犹未尽的人文精神之旅。

王开岭表示,每到春天,就想来到江南,中国古典诗词里许多美好的诗句都和春天有关,和江南有关,今天又临东太湖畔,恰应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一个雾霾的时代,让我们提升内心的光线,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讲座首先谈到“精神明亮的人”的定义,王开岭表示,精神明亮代表一种理想的生命觉性,是头脑合格,性情温美、内心充满诗意,且有行动品质的理想主义者,接着分别从三个层面展开详细阐述。

王开岭表示,大自然是最稳定的、最牢固的不动产,最伟大的美好细节都在大自然里。一个人必须建立自己的审美系统,审美比知识更重要,审美决定了你在人世间是否可以获得幸福,而幸福归根结底是主观的一种内心舒适感,是唯一可以自己说了算的事情。比如春天来临时,你在多大程度上消费大自然赋予你的美学细节,这样的天赐福利看你的审美能力是否领略得到?如果把人当作是一只蜜蜂、把蜂蜜这种充满芳香的甜蜜物质叫做幸福的话,那么一只蜜蜂在世界上能采多少蜜呢?取决于什么呢?我想它必然取决于蜜蜂在世界上和多少花朵相遇,它的采集能力以及与花粉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王开岭坦言,疫情期间是这些年读书最多的一段时光,也再一次重新认识了鲁迅。回到书本,是回到最稳定的价值、伟大的意义、永恒的思想身边从而寻求一种庇护。当一切不确定、一切无法预知,对大自然的美好细节,对美好事物的注视、采集却是可以把控的,像文学、审美包括哲学信仰平时需要多一些储备,就像北方过冬储备大白菜,储备过冬的粮食一样,可以成为抵御所有阴暗、寒冷和生命最脆弱时刻的强大盾牌和掩体。

王开岭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鲁迅真正拓宽了文学,当其他人坚守文学的本位,只有鲁迅把文学放到没有“边界”的地步,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人类历史从来没有发生如此剧烈地改变,三年疫情留下宝贵的资产,值得一个作家一生去表达,但当写作越来越技术化,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看见'什么?”王开岭补充强调。

回答现场读者“当下如何选择人生定位”的问题时,王开岭笑言“自己没想过当人生导师”,但还是建议年轻人不妨把自己交出去,交给自己所处的时代,就像自己属于八十年代一样,在每一个时代,都应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而每一个人所做的,只是如何“改良”而已。经过了疫情,我们更应珍惜剩下的光阴,迅速去生活、去聚会、去遇见。

王开岭,当代作家、媒体人,历任央视《社会记录》《24小时》《看见》等栏目指导和主编,参与《感动中国》等大型节目撰稿。著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激动的舌头》《王开岭作品·中学生典藏版》等十余本书,作品入录国内外数百种选集和年鉴,其作品因“清洁的思想、诗性的文字、纯美的灵魂”而在大、中学校园拥有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校园的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