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封建、功利主义……100本书梳理“全球本土化”进程中的中国概念史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6-14 11:30:05

法治、封建、功利主义、国民性、科学、人种……回看百年前的中国,在世纪之初的十年间,汉语世界曾涌现出成百上千的新词语和新概念。有的裔出古籍,旧词新意;有的别途另创,新词新意。有些表征现代国家,有些融入日常生活。透过这些概念,我们能从中读到什么?

6月13日上午,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统筹、孙江教授主编的“学衡尔雅文库”丛书”在南京大学发布第一辑。

本套丛书延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一流学者,旨在梳理“影响现代中国政治—社会的100个关键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100本专著,对每一个关键概念进行深度的知识考察,力求打破古今中外之区隔,树立本土风范,既助力国内人文学术研究的推陈出新,又可向大众读者引介概念史研究。

第一辑已出7本,包括:

《人种》(孙江著,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

《封建》(冯天瑜著,历史文化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法治》(李晓东著,政治学博士,日本岛根县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

《国语》(王东杰著,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国民性》(李冬木著,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教授)

《功利主义》(李青著,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

《科学》(沈国威著,日本关西大学外语学部教授)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孙江在新书首发式上发言。他表示,今天是2023年6月13日。八年前,确切地说差十天八年半前,学衡研究院是从南京大学开启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学术之旅的。八年来,学衡研究院推出了一本本别具特色的著述,培养了一个个未来可期的学子,赢得了海内外学界的关注。现在,学衡研究院又推出了它的新品牌——“学衡尔雅文库”。

孙江说,人是生活在由语言、话语和概念等符号编织的意义之网里的。概念史研究很重要,因为没有共同的概念,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社会,更不要说有共同的政治领域,“学衡尔雅文库”就是期冀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公共知识,普及影响现代中国的基本概念,让读者通过一个个概念所凝结的历史,了解过去的经验,展望未来的地平。

他表示:“‘学衡尔雅文库’锁定100个概念,也就是说将来要出版100本小书。第一辑9本(已出7本),还不到预定的十分之一,路漫漫,时间既然已经开始了,我们就不会止步。”

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指出,“学衡尔雅文库”的发布,既是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的一件大事,也是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件喜事。成立八年多来,学衡研究院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已经成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和理论创新最重要的学术平台之一。“学衡尔雅文库”是南京大学继两百余卷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后,又一重大的思想文化工程。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学衡尔雅文库”的编纂工作,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学衡研究院的建设,希望学衡研究院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方面争做表率、再创佳绩,期待能够有更多的优秀学者加入“学衡尔雅文库”的撰写之中,期待“学衡尔雅文库”不断推出更具影响力的作品。

当日下午,“学衡尔雅文库”学术委员会成员代表和各位作者在线召开“全球本土化的概念史”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教授、“学衡尔雅文库”副主编李恭忠教授和南京大学文学院暨学衡研究院刘超教授先后主持下午两场研讨。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刘建辉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宝明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清教授做了主旨发言。在讨论环节,“学衡尔雅文库” 各位作者分别就自己已经完成、正在撰写或计划撰写的概念展开讨论,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和进展,分享了自己对概念史研究方法的体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