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淬炼青春 新区1500个见习岗位助力返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2023-07-21 21:08:32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就业是青年人才发展的根基。近日,南京江北新区发布了1507个见习岗位、28项创业活动,向江北青年人才发出“邀约”,致力于为江北籍青年才俊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见习岗位,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江北的大学生依托新区提供的就业见习岗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

严馨怡通过亲戚朋友了解到长芦街道发布的党群工作办的见习岗位,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作为英语师范专业的她,并没有像身边多数同学那样选择去辅导机构工作。她说:“我要锻炼自己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沟通协作能力。”

“平时在学校里都是和同学交流比较多,很缺乏和社会上不同的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这个见习岗位能够接触不同的人,收获很多。”严馨怡说。

“暑假有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不好好利用的话,总觉得自己荒废了时间,周围的同学在暑假都去学车了,但是我现在不打算学车,更想投入到实践中。”在学校里担任班长和学院党务助理的职务,让她对社会工作更感兴趣,更愿意走出学校这个“象牙塔”,接触社会。

来到党群工作办,她主要负责协助街道工作人员处理群团岗位的一些工作。“带我的老师耐心地教我应该如何与企业、居民们沟通。本来我是一个内向、不愿和别人交流的人,现在我还挺能聊的。”严馨怡笑着说。

实习不同于学习,在校内学习课程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接触到街道社区的日常业务和工作,提前了解政府部门的工作运转情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实践实习的重要性。”在谈到实习时她感慨道。

“想考研。”严馨怡坚定地说。在经过社会实践之后,她希望通过提升学历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为此,她已经在准备英语六级考试,而进入大三后,她还准备备考中学教师资格证。

团十九大会议中,严馨怡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小菜根”志愿者引领环保新风尚

7月上旬,时林池与同学组成“小菜根”志愿服务队来到新区沿江街道润江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

时林池通过学校志愿者服务平台了解到润江社区正在招募暑期实习生。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为提高菜场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精准度,沿江街道润江社区和综合执法大队联合“小菜根”志愿服务队走进浦新菜市场,向市民开展垃圾分类微宣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页、宣传垃圾分类、开展有奖问答、签名承诺等活动,零距离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为新区贡献一份“绿色力量”。

润江社区副书记秦价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垃圾分类活动只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我们社区也会定期组织一系列活动,帮助大学生们提前适应社会节奏。同时,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也是社区的责任,希望青年学生抓住实践机遇,培养提升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为社会贡献力量。

江北新区阳光实验幼儿园、南京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南京桥北滨江公园等地都有时林池的身影。这个射手座的大男孩从高中时期就投入到社会志愿活动中。在这次的垃圾分类主题宣讲和志愿服务中,时林池和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在润江社区和综合执法大队的带领下,深入基层,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居民,维护周边环境。

“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进小区和居民沟通,就是为了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每个人内心,从小事做起,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观念。”时林池说。

“小菜根”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宣讲右四是时林池

用青春点亮缤纷公益课堂

“都别捣乱啦,现在是上课时间!”朱墨楠对桥北社区公益暑托班的孩子们说道。公益暑托班活动在桥北社区商盟网格红色驿站开展,邀请社会各个职业的老师给孩子们分享知识。朱墨楠的工作是协助老师们管理班级,批改作业。

家住六合的朱墨楠在大一之前就在桥北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她是这里的“常驻”志愿者。平时接触的都是社区居民,这还是她第一次接触小朋友。“面对小朋友最大的困难就是有些小孩子比较调皮,不太好管理。”她苦笑道。

朱墨楠在学校里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学习、进学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她样样不落下,正是这样对大学生活清晰的规划,塑造了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条不紊的性格。

“选择行政管理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喜欢为社会做点事情,刚好利用暑假这个机会深入到街道和社区实践。”朱墨楠来到桥北社区后,她先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处理社区事务,协调辖区内租客和房主刘先生之间关于装修的矛盾,她感慨道:“社会是一本怎么都‘啃’不完的书,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比书本上描述的更加复杂,因为要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他们不同的诉求,这很考验人。”

暑托班开班后,她又面临着“难对付”的小学生。“能帮助家长们在暑期照顾小朋友,又能充实自己的暑期生活,这让我很快乐。”朱墨楠说。“无论是辅导作业,还是开展课外活动,我都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让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和孩子们一同成长,让暑假生活充实而精彩,收获成长的喜悦。”

朱墨楠在暑托班参加社会实践

暑期是大学生离开校门,了解社会的良好机会。据了解,江北新区每年常态化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的“六进”实习岗位。青年人才在新区参加见习培训的,就业见习期间给予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80%生活费补贴,保障青年人才走进新区、融入新区、圆梦新区。

新江北报全媒体记者 周润辰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