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扬州市住建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区人均拥有公园绿地达20.02平方米,相当于每个居民都有一个“绿色会客厅”和“健身房”,大大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据悉,这一数据的提升,与该市见缝插绿、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密不可分。市民现在见到的绿色空间,原先曾是荒废闲置空地。
秀气假山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传统园林技术与现代公共空间建设理念相结合,积极融入古典园林造景元素,将“以园亭胜”的扬州传统园林技艺“搬”出去、“显”出来,打造面向市民敞开的、无障碍的、全天候的公共活动空间。自2015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公园体系建设以来,该市积极探索实践“老城+公园”等理念,根据市民休闲健身的实际需求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居民住宅区周边、桥下空地等“边角”空间,展现扬州的历史遗存、造园艺术、休闲健身等元素,打造特色鲜明、形态各异的口袋公园。“从来鹤台广场一路向东向南,3公里左右的路程,沿线就分布着国贸、中集文昌、石塔、院士广场到苏北医院西侧等多个口袋公园,极大满足了沿线居民的休闲放松需求。”该负责人还列举了多个典型口袋公园的“前世今生”。
清新雅致
“名城盆景”:东岳大酒店口袋公园
东岳大酒店口袋公园位于盐阜西路与淮海路交叉口东南角。由于大酒店距离路面太近,整幢建筑感觉突兀在路上,有碍观瞻。前几年,该市拆除了部分建筑,并在拆除后的空地上建起了一座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公园内建起了假山和连廊,供市民休憩,连廊前栽种了盆景榕树、乌桕等绿植。靠近盐阜西路的路边,还设置了4只树池坐凳,供路人歇脚。
别致雕塑
“旧城新绿”:龙头关口袋公园
龙头关社区口袋公园位于南门遗址东侧,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此处原为垃圾堆放处,堆放了大量建筑垃圾,周围居民更把此地作为垃圾场,臭气很大。为改变这一现状,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与周围老百姓交流,该市通过地面硬化铺装、绿化提升、堆砌假山凉亭等方式,将此处塑造成一个集文化传播、休闲游憩和生态活力为一体的口袋公园,通过“文化+绿化”的模式,让这个废弃的垃圾堆积处成为附近老百姓交口称赞的后花园。
休闲长廊
“文化长廊”:育才小学口袋公园
育才小学口袋公园位于育才小学东侧,占地563平方米。公园虽然小巧,但是设施齐全,设置了可以遮风避雨的二十四孝文化长廊,以及可供居民休息的石凳、石桌等,毗邻育才小学的地方还增设了童趣元素,在绿化中放置了栩栩如生的卡通动漫人物,成为儿童放学后的乐园。
“广陵散韵”:平价饭店口袋公园
坐落于文汇东路与淮海路交叉口西北角(苏北医院西北侧),这里原先开着一家“平价饭店”,门脸不美观,且在路口显著位置,影响城市形象。饭店拆除后,该市在此空地建起300多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公园运用“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古典园林花窗、山墙、小瓦、假山石等造景手法,配以绿植、园艺景观,将扬州园林及园艺技法显出来,搬到街边路旁。在临近路口摆放了点缀石块,公园西侧和北侧用传统的花墙与其他建筑分隔开来;采用艺术透水路面的的手法,保证地面图案艺术形态不变化、眼色不走样,遇雨不积水;路面铺装配以琼花、鲤鱼、荷叶艺术造型;公园内栽植了7株红榉,围着每株红榉设置了木质的树池坐凳,方便市民休息。
“时代律动”:设计瑰谷口袋公园
设计瑰谷口袋公园位于泰州路与恩寺巷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积约1158平方米。此处口袋公园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运用了富有历史感和岁月感的红砖、石笼、耐候钢等材料进行建造,呼应当下设计瑰谷创业园的艺术文化。园内北侧为主要休闲活动区,居民、游人等可置身于廊架中看报饮茶,或在与瀑布水景中感受清凉。向南为公园的文化互动展示区,景墙、树池的设计兼顾了历史、艺术和互动。
“市井记忆”:育英巷口袋公园
育英巷口袋公园位于老城区育英巷内,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这里过去是老城区的烈军属服装厂,通过将危房改造和口袋公园建设相结合。公园在设计时保留老时装厂的元素,以前的红砖厂房拆除之后尽量保存了原材料,园内所有建筑的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除了保留历史元素外,园内还设有梨园戏台、反映小巷生活的雕塑等。通过“文化+生态”的模式,让这个废旧的老厂区成为居民的后花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市建成的知名口袋公园还有:淮海路院士广场口袋公园、来鹤台口袋公园、石榴巷的口袋公园、秦淮河畔的珍园北口袋公园、阮元口袋公园、江都仙女口袋公园等。
通讯员 杨住建 姜传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