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药房背后的诈骗 6000多名老人被骗600余万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2 11:44:51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玄晓霞 龚雪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先在网络平台投放虚假广告引流,再用话术套路将普通中成药夸大成药到病除的“神药”,再以数十倍的高价售出……这是一起针对老年眼疾患者的诈骗,截至案发,全国6000余名老人累计被骗600余万元。

2022年3月,江苏省江阴市73岁老人金洪左眼突患青光眼,网上搜索治疗办法时,一则号称“治好20万人眼疾”的广告弹出,客服安排“专家”免费“问诊”后表示,洪的病情十分危急,要尽快用药,并宣称“服用60天就能治愈”。求医心切的金洪花费1980元购买一个疗程。

几天后,金洪收到20盒“簧金夵通”。网上比价后发现,其网上最高售价不过45元/盒。2022年6月,因服药无效,金洪报警。

“药是真药,价格却严重虚高。”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经鉴定,簧金夵通是一款国药准字号、甲类OTC双标药品,主要成分为龙胆、地黄、当归等20几味中药。

据了解,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但对青光眼、白内障、黄斑病变等眼疾并无特殊药效。该药出厂价不到20元/盒,而该团伙20盒的卖价为1980元——5980元/疗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累计销售额高达600万元,全国各地6000余名老人被骗。

经查,凭借精准引流和周密话术,该团伙快速将寻常药品以数倍甚至十多倍的价格卖出,曾2个月内清空一家药厂“簧金夵通”的库存。

首先,在网络平台投放广告,将药效夸大为 “3个月可治愈”“20万眼病朋友彻底康复”“全民眼病康复工程唯一专用药”。患者浏览网页时,客服主动联系,启动“话术”。

据被害人陈述及犯罪嫌疑人供述, “话术”分为开场、问诊、下危机、确诊、介绍药品、描述、促单、稳单8个步骤。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开场”时,毫无医学知识的销售员自称“眼病康复中心专家、主任、教授”对患者线上“问诊”,针对患者的症状描述,对应“话术本”上的病种,用专业词汇描述病症特点,骗取信任。

然后“下危机”——“您现在情况非常严重,眼肌已经有麻损性病变,后期还会交叉感染导致失明,现在服用3个疗程还有治愈的希望。”如果患者稍有迟疑,“专家”便会穿上白大褂与被害人视频,进一步“确诊”。

待患者打消疑虑后,再 “介绍”治疗药物,并详细“描述”中药中的名贵成分及药效。如果老人嫌贵,销售员会以“农村低保”“老年特惠”“体验特价”等噱头优惠,进一步“促单”。

购药后,销售员以“药师指导”为由,将患者信息转推给负责“稳单”的售后人员。伪装成“药师”的售后人员伺机对患者进行二次诈骗。

“许多老人不仅遭遇经济损失,更贻误病情。”办案检察官说。

最终,江阴警方在辽宁省鞍山市捣毁了这家药房。

2021年5月,1991年生人的犯罪嫌疑人姜浩(化名)在辽宁省鞍山市出资注册成立“晟鑫堂大药房”,并招募王某等人担任主管、业务员。

这家药房共有两层:一楼药房仅挂招牌,从不开门营业,也不陈列任何药品;二楼是专门组织电话销售的办公区。

为规避风险,姜浩以3000元/月的工资,聘请一名无关人员担任药房法人代表,并让医药代理寻药,要求有三:一要正规厂家生产,并在药监局备案的真药;二要副作用小,吃不死人的中成药;三是非处方药。

在选定 “簧金夵通”后,姜浩等人与医药代理、快递公司签订协议:药品由药厂“一键代发”,货到付款;快递公司收款后扣除快递费,定期将资金打给医药代理;医药代理扣除个人所得,将剩余资金汇入药房指定账户。

鉴于本案涉及全国众多中老年人,且诈骗手法隐蔽,江阴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查扣涉案资金190余万元。

药是真药,药房手续也齐全,辩护律师因此提出虚假广告罪的辩护意见。

“通过检警双方多次研讨,查阅同类案件判例,检方最终认为,‘簧金夵通’虽是真药,但只是诈骗工具;销售员假冒医生等身份,通过话术骗取被害人高价购药,实际目的为敛财,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正规外衣’难掩诈骗事实。”检察官表示。

今年3月,经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姜浩被判构成诈骗罪,获刑12年,并处罚金20万元。近日,该团伙其他成员正被陆续提起公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