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南京
2023-09-18 07:37:28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第二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序幕,造成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消息很快传遍全国……

蒋介石在南昌得知消息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交困的局面:

首先是宁粤分裂。因内部纷争,蒋介石于1931年2月,软禁国民党元老、立法院院长胡汉民于南京汤山,导致粤系国民党军政要人汪精卫等,于1931年5月在广州另设中央执监委员非常会议及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并屡次通电要求蒋介石下野。前西北军军阀石友三看有机可乘,于7月在河北省一带起兵作乱,通电反对蒋介石与张学良。坐镇北平的张学良再次调东北军精锐入关,造成东北地区防务空虚,给日本关东军可乘之机。

其二,1931年夏,长江及淮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蔓延十多省,灾民达5000万人,死亡枕藉;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南京地区也灾情严重,遍地皆水,下关一带因濒临长江,水势更大,江、湖、河中的鱼游上了马路。

在此同时,蒋介石于1931年6月,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发动了对江西苏区第三次“围剿”。9月15日,从江西前线传来第三次“围剿”兵败的消息,蒋介石匆匆于9月18日上午9时从南京登“永绥舰”,再次前往江西。9月19日,蒋介石到达南昌,方由上海传来的新闻报道中,得知沈阳“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十分震惊。

直到9月21日下午2时,蒋介石才赶回南京。下午6至10时,蒋召集吴稚晖、张静江、戴季陶等国民党元老,会商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方针。

蒋介石注意到“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民众抗日舆论的沸腾与抗日救亡运动的迅速高涨,遂于9月22日在南京组织召开全市国民党员大会,蒋介石在会上发表《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的演说,劝民众勿作激烈之举动,等待国际解决,如国际不能解决,则一定起来抵抗。9月23日,国民政府发布《告全国国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此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但是,南京与全国民众强烈的爱国热情,远超他的预期。

请愿民众要求对日宣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实出中国人民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意外;而日本的侵略野心与中国东北的迅速沦丧,更使中国人民震惊。南京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悲愤中兴起了规模空前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9月23日,南京工、农、商、学、妇等社会团体及市民20多万人,在公园路体育场举行“南京各界反日救国大会”。各界代表表示:“要求中央对日宣战,南京全市民众走在前头”。在激昂的气氛中,大会通过了“通电全国,一致团结,誓死抗日,共救国难”“组织救国义勇队”“对日经济绝交”等决议。会后举行了大游行。游行队伍从大中桥出发,直至国民政府门口,各大、中学校的学生沿路宣传抗日。路过外交部时,学生们对国民政府一味依赖国际联盟调停的外交政策表示强烈不满,要求政府对日宣战。

9月28日上午9时,中央大学的学生千余人,与金陵大学及“上海各大学抗日救国会”、复旦大学、光华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高呼抗日救国口号,冒雨前往湖南路国民党中央党部、外交部请愿。

第二天,蒋介石被迫在中央军校接见学生代表,说明国民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处置立场,说:“至诸位青年,在此时期,正宜刻励沉着,锻炼修养。……今日到京同志,如愿从军效国,即可编入义勇军,受军事训练。现已在孝陵卫筹备可容五千人之营房。如愿回校求学,即于今晚离京,仍有原车运送。”

但是,广大民众的抗日救亡洪流,已是无可阻挡!

1931年9月下旬,南京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国团体,发表抗日宣言。10月5日,“南京商界抗日救国会”成立,通电不卖日货,不给日资工厂补充原料,还发表了《告世界工人书》。10月15日,“南京农界抗日义勇团”成立,决定迅速成立28个大队,作为其基层组织;随后,该义勇团通电全国农界团体,号召农界人士积极开展救亡活动。南京工界发动民众不买日货,不做日佣,不供日本原料。农界组织义勇团;商界查禁日货;学界上街宣传,游行请愿;中央军校全体学生请缨抗日;艺人、影剧院及茶社人员等也举行反日救国会议。

“送蒋北上抗日”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联”两次作出要求日本从东北撤兵决议,但都遭到日方拒绝,日军在占领辽、吉、黑三省大片土地后,更肆无忌惮地向我辽西地区进攻;同时,日本特务在天津制造“暴动”事端,炮轰华界。

11月17日,国民党正在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午,中央大学1000多名学生向大会请愿,坚决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收复东北失地,退出不能伸张正义和制裁侵略的“国联”。18日上午,46所大中学校1万多名学生联合向国民党“四大”请愿,提出武力收复东北失地、以实力援助马占山、实现民主政治、制止溥仪复辟、扶植抗日运动等12条要求。

鉴于会里会外要求抗日的激烈情势,蒋介石慷慨表示:“个人决心北上,竭尽职责,效命党国。”于是,中共南京市委抓住蒋介石的表态,借机发动“送蒋北上抗日”运动。各地学生纷纷来到南京请愿,到11月25日,达两万多人。26日,他们在纷飞的雨雪中在南京公共体育场召开“欢送蒋总司令北上抗日大会”。会后,学生们游行到国民政府大门前,坚持要求蒋介石签署确定的出兵日期。

12月5日,北京大学示威团在南京成贤街被千余名军警阻拦殴打,185人被捕,30多人受伤。获此消息,共产党员汪楚宝带领400余名中央大学学生前往救援。他们冲破卫戍司令部大门,要求立即释放学生。次日,中共江苏省委紧急动员声援北大学生。

12月15日,蒋介石在内外交困下,向国民党中常会请辞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职,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照准,推林森代国民政府主席,陈铭枢代行政院院长。

但南京的学生运动并未停止。1931年12月17日,各省市学生万余人联合在南京总示威,捣毁了位于珍珠桥附近的《中央日报》社,遭到军警镇压,多人受伤与被捕,另有上海学生跌落珍珠河死亡。这激起了全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各地民众掀起反对国民党统治、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高潮。

正当国民政府忙于平息学生运动和内部整合时,日本当局又处心积虑地把侵略魔爪伸向长江流域,于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南京的抗日救亡运动,与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为发动全国民众、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盛鸿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