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领航·书记校长说|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主动跳出“舒适区”,寻求自我“发展区”
2023-09-18 20:18:38

扬子晚报讯(记者 王赟)  新学期新挑战,各大高校的“掌门人”对于新生有着怎样的期待?扬子晚报特别推出“青春领航·书记校长说”栏目。让我们一同在书记、校长们的寄语中汲取精神力量,寻得人生滋养。

9月18日,南京医科大学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南京医科大学校长胡志斌为新生送上开启大学旅程的“南医攻略”。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 胡志斌

各位新同学、各位老师;来宾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又一个充满喜悦和收获的金秋九月,我们隆重欢聚,举行南京医科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迎接2745名本科生、3052名研究生、109名留学生加入南医大家庭,追逐青春理想,书写人生华章。首先,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一路陪伴你们成长的家长、师长,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开学一周的南医“初体验”,不知是否感受到教育、科技、人才汇聚的厚重。走进校史馆,四易其址、九易其名,弦歌不辍的89年办学历程,是否能触动你身为南医人的心弦;一个个“南医第一”“江苏第一”“中国第一”,是否能激发你作为南医人的自豪;一位位创校先贤、医学大家、名医名师,是否能成为你心目中钦佩敬重的榜样。瞻仰这些辉煌的办学成就,无数南医人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赓续传承,用不懈奋斗写就“博学至精、明德至善”的画卷,是南医先辈们共同奋进的最美注脚。此刻,站在南医“双一流”的新赛道上,在一项项突破绘就的新蓝图上,南医人奋斗之先、进取之先、敢为人先的精神焕发着时代光彩,这些也将在你们身上得到传承与弘扬。

同学们,你们步入了南医,意味着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南医的荣幸,“育天下之才而成之”更是学校的使命。你们的到来,为学校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你们的选择,对学校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学校将为你们的成长提供一流的平台和条件,护佑你们在南医成为最好的自己。今年,学校天元书院正式成立,70名同学成为第一届书院的“主人”,向“拔尖人才培养”的问答发起冲击;五台校区综合公寓楼启用,一流的生活保障加速推进,解决你们的“后顾之忧”;学校持续加大教学、科研、管理等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更优化、更和谐、更优质的成长家园,回答一流大学的时代之问。这里就是你们即将奋斗四年、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逐梦之地,也是需要你们一同建设、一同发展、一同成长的筑梦之地。2023级的同学们,未来,请以最燃的状态、最美的姿态,描绘属于你们最精彩的南医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无数南医师长在历史长河中,给予了“强国有我”的坚定回答。今天,面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南医青年应当何为?我想,需要大家继续秉承“青春奋斗,强国有我”的理想,引领担当之先、发展之先、创新之先,充分释放潜能、全方位成长,做到引风气之先,践强国之行,这也是我送给大家开启大学旅程的“南医攻略”。

第一,把稳志气之舵,引领担当之先。理想为灯,志气如舵,“立大志,明大德”方能“成大才,担大任”。“立大志”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在面对国家有需求、人民有需要时,担起济世报国的重任。我国儿科学奠基人、我校儿科学创始人颜守民教授,青年时期接受新思想洗礼,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一生坚守医学报国理想,创立我国第一个儿科教研室,担任儿科系主任,推动我国儿科事业发展;我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马凤楼教授青年时期受进步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一生扎根我校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晚年与先生戴汉民教授捐出全部积蓄设立奖学基金,在百废待兴中担起育才报国之责;江苏“时代楷模”、我校“心佑工程”团队数十年如一日,跋涉百万公里,筛查十余万人、救治千余名先心病患儿,用使命担当践行医者仁心。

同学们,这是一代代南医人不负青春、不负家国的担当之行,不管什么时候被提起,他们的身上始终闪耀着南医人临大事、有静气、敢担当、善作为的精神品格,希望你们传承他们的报国之志、担当之行,融小我之成长,入大我之发展,争做立大志、成大事的医学青年。

第二,扬起勤学之帆,引领发展之先。东汉思想家王充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意思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博学至精”是南医校训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无数南医青年好学乐学的群体写照。我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我校首届毕业生郑国锠院士,自年幼时便克服困难,孜孜以求,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坚持实验,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细胞生物学》教材。我国急诊医学学科的奠基人、46级校友王一镗教授,58岁创建急诊医学,78岁发起成立灾难医学系,90岁高龄仍笔耕不辍,握紧“勤学”笔杆,在60年临床生涯中创造了多个“第一”,写下了超3000万字的论著,为我国现代急诊医学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代代南医人用好学乐学写就了勤学成才的故事,成就了一个个令人称道的业界佳话。希望你们不管面对什么考验,都要像他们一样,主动跳出“舒适区”,寻求自我“发展区”,既做善学者,又做乐学者,勤学为帆,领悟医学求知乐趣,努力引领医学发展之先。

第三,力挥探索之楫,引领创新之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国家发展要创新,医学发展更要创新,每一项关键性业绩的突破,都需要以创新为基石。我校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沙家豪教授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求索生殖医学领域科学难题,为一个个“未解之谜”书写南医答案。我校药学院朱东亚教授团队,历经数十年、数万次实验,坚守初心不负,终在抗抑郁药物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理论突破,产生了具有国际代表性的创新成果。

同学们,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攻克生命健康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一直也是南医人的初心使命。希望你们时刻保持求知若渴的好奇心,坚持守正创新,用驰而不息的热爱驱动科研探索的齿轮,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再续南医人的引领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一入南医门,便是南医人,从此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无数南医先辈艰苦奋斗的基业,既是我们追求梦想的起点,也是我们奋勇前进的标杆。未来的日子里,愿你们在南医求学的这段旅途中,收获知识,收获本领,收获友谊,收获爱情,在热爱的赛道上引风气之先,逐“星辰大海”,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留下“有我”更精彩的“南医故事”!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