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之夜,讲述青海千年文化故事
2023-09-23 14:11:53



青海湖畔120公里之遥的一个宁静小镇,夜幕下的寂然被一座不夜城所打破。


这座“青海湖之夜”自8月3日开街以来,客流量接近30万人次,线上自媒体包括抖音、视频号等全网视频话题流量曝光达到5000万。在一个只有40万人口的县城,它如同夜空中的最明亮星辰,璀璨夺目。

这座小镇上的不夜城为何得名“青海湖之夜”?又是何种魅力,吸引西北环线的游客们争相前来打卡?

本文这就带你一起解读这座高原不夜城!



01

青海湖之夜,是古与今的交响

在青海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正月十五,南京珠玑巷的民众在庆祝时,制作了一个大脚马猴的滚灯(也有说是扎了一个大脚马猴),不久这件事就传到了马皇后的耳边,朱元璋认为这是侮辱了大脚马皇后,于是,一怒之下,就将珠玑巷的百姓发配到了青海。







同时还有另外两种版本的传说,尽管故事略有不同,但都印证了一件事:明朝时,确有一批百姓从南京珠玑巷迁移至青海大通。而这场迁移犹如一根线,将东部和西部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为西部粗犷豪放的文化,注入了一丝江南的柔情,自此,开启了两地跨越千年的多元文化交流


如今,作为南京雨花台区与青海大通的东西部合作项目,数字化农文旅融合街区——青海湖之夜应际而生。街区立足河湟谷地文化魅力与历史气韵,从青海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元素,将其文化的丝丝经纬贯穿于街区每一个角落,通过场景化和沉浸式体验,勾勒出了青海的“千年文化”和“人间烟火”。





02

夜幕下的青海湖,是千年文化的绽放

或许你听说过唐朝时期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但你不曾知道文成公主和大通邂逅的故事。




相传,文成公主离开长安后,长途跋涉,在青海湖畔,见到牦牛心生喜爱,缓解了离乡的悲伤,遂在大通的行辕建筑中加入了牦牛角进行装饰,并将耗牛称为“神赐之物”



如今,青海湖之夜将唐风建筑和吐蕃牦牛风格建筑融合,形成了古青海特色的入口牌楼,向每位穿梭其间的人述说着这段千年前唐蕃文化交融的故事。



还有那恢弘大气那大通礼鼓,原本也是文成公主和亲进藏路上的迎亲鼓,后在唐朝工匠的改进下成为了青海的礼仪之器,每逢贵客到访,热情好客的少女便会擂鼓起舞,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最隆重的欢迎。




青海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旖旎的风光与灿烂的多元文化在这里相遇,而青海湖之夜将其中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改编成各种演绎活动,将那些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神女瑞兽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营造了独特的建筑空间与文化艺术氛围。



那些停留在记忆和传说中的历史画面,如今在青海湖之夜的各种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中得以真实呈现。也有网友感叹,不夜城见的多了,但建立在世界屋脊、神话故事如此之多的,青海湖之夜是第一个。



凤鸾作为大通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每逢四月,便会载着掌管四季的女神——文成公主从青海湖上空飞过,为青海人民送来祝福;来自《山海经》中的四灵神兽,散落在街区的主干道,如星宿般闪耀;还有那只五彩神牛,身披由青海天空的蓝、山峦的红、牧场的绿、菜花的黄、湖泊的青组成的战甲,向所有来大通的客人,展示着青海的雄伟与美丽。


徜徉在神话遍布的青海湖之夜,可以窥见青海人民那蓬勃的艺术创造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璀璨灯火映照下,人流穿梭其中,这些散落在神话与传说中的珍宝,借由现代舞蹈、生动表演、互动体验等方式,再次呈现在世人眼前。少数民族、市井百姓、佳人美女、文人武士等多重角色,在这里一一展示着青海千年的文化历史密码,开启了青海千年文脉悠远的传承之旅。


在这里,不仅有令人着迷的特色民族文化,亦有独具匠心的新时代城市文明。青海湖之夜,以河湟文化为砚,历史传说为彩,创新为笔,科技为墨,在青海这张古卷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勾勒出独有的民族风情,从文化、民族、自然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地展现青海的辉煌。重现着青海千年文明的脉络,绘就出了一幅“一城山水,大境通达”的画卷。





03

点亮青海夜经济、拥抱绿水青山

“塞外不受暑,入秋风飒然。”

这是明代诗人胡彦《碾伯道中》笔下的青海,没有炎炎夏日,入秋即凉,地广人稀,消夏避暑的人间仙境。除宜人的气候外,青海亦有高原草甸、原始森林,山丘湖泊散落在这片多元文化滋润的大地上,造就了青海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夜晚是其中最热闹的时刻。夏夜,青海的朋友们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在户外露营扎寨,将各色美食摆上餐桌,伴随着轻快的胡旋舞,享受着只属于他们的夜晚。



青海湖之夜坐落于青海大通城关镇,与世界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相邻,坐拥森林草甸与绵延无尽的雪山,用电影手法布局街区,回眸间便穿越千年河湟文化。千米长街,一步一景,传统与时尚,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绚烂碰撞,共同交织。


“高品位的夜生活”“传承河湟千年文化”是其核心追求。青海湖之夜将青海千年文化和夜经济融于一体,创造了沉浸式夜间消费场景和大西北环线游消费集聚区,为群众创造多姿多彩的夜间休闲生活。


青海湖之夜不仅是大通的,更是青海的!


青海湖之夜是青海省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方向,也是青海乃至大西北消费服务模式升级的体现,更是流量经济模式的新风向。


与君相约青海千年文化之韵,在青海湖之夜,邂逅千年河湟文明的诗与远方!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