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卫填海的古老传说到海上油田的朝气蓬勃,东海的磅礴与繁荣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作为我国重要海域,东海的地理范围是明确的:它北起江苏启东圆陀角与韩国济州岛的连线,南止广东南澳岛与台湾鹅銮鼻连线,与渤海、黄海、南海一起,构成我国四大海域版图。
但在中国历史上,包括东海、黄海在内的边缘海长期被统称为“东海”。直至今日,南黄海边的居民仍有把黄海叫做“东海”的习惯。
其实,东海不一定是指大海,它还常常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名称而存在。连云港东海县,早期因直面大海而被命名东海。再往前追溯,在包括东海县在内的苏鲁交界地带,长期存在着东海郡、东海国等,它们同样地处沿海区域。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现在的东海县不再面朝大海,取而代之的则是连云港市区。
在长三角,以“东海”命名的陆地地名,不仅只有东海县,还有东海镇、东海村、东海社区等,它们分布在启东、如东等沿海市县,把大海的称谓用作行政区域名称,称得上是特殊的沿海地名。
“东海”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在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兴化的市中心,立有一座奇特的四牌楼。它最奇特的地方在于里面悬挂着数十块匾额,其中有一块匾额的内容为“东海贤人”。“东海贤人”指的是泰州学派的两名学者韩贞与朱恕,他们以传播文化与乐善好施而闻名。兴化市与东海县地理上相距遥远,并无从属关系。把兴化视为“东海”,是因为这一带属于沿海地区。
江苏其他地区也有这一现象。清代如皋人冒辟疆形象出众,被誉为“东海秀影”。明代太仓名人王世贞、王世懋兄弟俩都很出色,被称为“东海二难”,“二难”是指难得的兄弟。
在名人的自我称号中也不乏“东海”。明代松江人张弼自号东海翁,杭州散曲大家沈仕给自己取了一个听上去很浮夸的别称,叫做“东海迷花浪仙”。把沿海地区当做“东海”延续至近代,山东莱西书法家吴懋修就自称东海散人。
“东海”可以西延到哪里?客居扬州而原籍在福建宁化的“扬州八怪”之一黄慎自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地处福建西部,已与江西接壤,它和扬州一样离大海有数百里之遥。而“东海萧生”萧云从籍贯安徽芜湖,该地离大海更远一些且已不属沿海省份。据此,至少沿海省份是可以当做“东海”的。
《左传》中有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原文为“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其中“北海”为北方,“南海”是南方。同理,“东海”当然也可指东方,也就是东部沿海地区了。
东海,有时是海,有时不是海,当它们在同一作品中出现,会不会产生混淆呢?《三国演义》解答了这个问题:这部名著在叙述糜竺出场时称其“东海郡朐县人”,“东海”成为行政区划名;太史慈面见刘备时自称“东海之鄙人也”,这里的东海显然是指东部沿海地区;在“骂死王朗”的情节中,诸葛亮提到王朗的身世“世居东海之滨”,此东海自然为大海。
内涵丰富的“东海”,可谓彰显地大物博,闪耀历史锋芒的华夏符号。
黄浪
【“江南温故”系黄浪先生为紫牛新闻开设专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