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首次!上海博物馆今起暂别,有人坐高铁赶来最后“留念”
来源:东方网
2023-10-09 08:41:24

上海的文化地标有哪些?

承载文化与历史的

上海博物馆

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处!

特别是每年的寒暑假

更是屡屡引发排队狂潮

不过

让不少馆迷遗憾的是

今天(10月9日)起

开馆27年、人民广场上的明珠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将全面闭馆

去年上海博物馆发布了

“大博物馆计划”

将完成“一体三馆”的建设

目前

位于浦东花木的上海博物馆东馆

已逐步进入展览施工关键阶段

为了配合文物搬迁及布展需要

10月9日起

人民广场馆也将闭馆

进行展厅调整

昨天(10月8日)是开馆最后一日,尽管是工作日,上海博物馆仍迎来不少观众和爱好者,他们特地从五湖四海赶来,奔赴这闭馆前的最后一日之约:再看一次展,再合一张影。

爱好者王先生:

我在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当志愿者,就是在江苏苏州那边,那边的话正好也有发现江南文化三阶层,就是马家浜、崧泽还有良渚文化。

我和几个志愿者朋友专门一起从苏州坐高铁过来的,赶上最后一趟感觉很荣幸。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的展厅内人头攒动

田先生和戴女士夫妇

是上博的忠实粉丝

也趁着这特殊意义的一天

逛展留念

观众田先生:

我跟她两个人以前谈恋爱的时候,快30年了吧,谈恋爱的时候就来上博。

观众戴女士:

我觉得上博还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馆,它很多的展馆是根据展品的整个体系来布展的,玉器、印章等等这种分主题的形式来表现,我觉得是它的一个特色。

在特展集章处

不少观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在展览介绍页或是

特地准备的集章册上

盖下纪念章

以此方式做特殊留念

自1996年人民广场馆舍全面建成开放至今,上博曾给市民游客带来诸多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大展、特展。

譬如早年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2008年全面免费开放后,除了国内文物主题展,还有大英博物馆百物展、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等境外文物国宝展览。


据上博方面介绍,目前,上海博物馆位于浦东的东馆已逐步进入展览施工关键阶段,此次闭馆系因文物搬迁及布展需要。

闭馆期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印章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货币馆将进行全面调整,未来会在东馆以崭新的面貌与观众再次相见。

人民广场馆舍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前重新开放。

对于即将开幕的上博东馆

观众们同样充满期待

观众:我听说目前上博展出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3%,那3%都已经把这个馆塞得这么满了,等有了东馆,能不能至少来个5%到8%,多让我们看点好东西。

观众:今天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告别、等它关门,而是在等它原地新生,再迈步向前走得更远。

昨天下午5点

观众们陆续离去

展厅徐徐落下帷幕

迎来闭馆时刻

在等待闭馆之际,记者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观众许杰。作为一位拥有40年职业生涯的老文博人,许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1983年在上海博物馆担任馆长秘书,并且他还亲历了1996年新馆在人民广场的开幕,如今他除了担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一职外,仍是上海博物馆的一名理事。

许杰:

听说今天是闭馆前的最后一天,特意来看看,回到老馆感到非常幸福。上海博物馆的文博事业多年来有了这么大的发展,我觉得非常欣喜,也更期待东馆的开幕,相信那将是一个更宏大的展馆,而人民广场馆经过改造提升,也会发挥出新的光彩,我也愿意为上海的文博事业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工作人员列队送别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看到,随着闭馆的到来,位于上博文创商店门口,一座玻璃外观的咨询处正被改造为“留言亭”。上博方面表示,“在短暂分别的时间里,依旧期待着与观众保持交流”。

△文创商店门口的咨询处正在变更为“我给上博写封信”的留言亭

从10月9日起,观众可在留言亭里“给上博写一封信”,写下自己对东馆建设和人民广场馆改造的建议、自己与上博的故事,以及对上博的祝福与期许。这份满载殷殷期盼和真诚建言的留言簿,未来或也将成为上博馆史展的展品。

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期待上海博物馆“重新出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