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独自旅行
来源:扬子晚报
2023-10-11 15:26:37

多年前与友人闲叙,问到各自最想成为的人物是谁。我的答案是徐霞客,希望能像他一样独自一人不受羁绊地到各地旅行,享受与这个世界的私密互动。

当然,出游有伴,无疑好处多多。除了可互为照应,做各种决定时胆气更壮,饮食、住宿、交通也可以筹划得更为周到细致。一个人旅行,想要品尝各地的美食佳肴,须破费更多,也很难一一尽尝。人多,各项费用都能摊薄,甚至无须费神费力,跟着同伴走就行了。这也是当今很多人的手机上都有一个或数个旅游群,只要有人发起号召,总会有大量响应者的原因。大多数人都是从群体互动中寻找前行的动力,获取探寻世界的勇气。

但是,人多的弊端也很明显。毕竟每个人的兴趣喜好和性情不同,因意见分歧产生的无形内耗,有时会像一个黑洞一样吸掉所有人的活力与生气。1911年,对东方文化极为仰慕的德国作家赫尔曼·赫塞,听说他的画家朋友汉斯·斯图尔岑埃格正与一对富商兄弟筹划一趟印度之旅,便兴冲冲前往加入。

三个月后,一行人从德国盖恩霍芬启程,抵达东南亚和斯里兰卡。但由于几个人的经济条件悬殊,汉斯·斯图尔岑埃格与富商兄弟都是有钱人,根本不会为了盘缠并不宽裕的赫塞考虑,一路上的吃用开销支出,远远超出赫塞的预算,使得他最后被迫放弃了返程时想要游历印度南部的打算。这一趟并不完整的东方之旅,也成为赫塞毕生的憾事。

不久前去世的香港影星曾江,生前独自拄着拐杖到新马旅行,家人担心他年事已高,劝他找人结伴同行。曾江说,自己想要在走动不便、容易疲累、又不熟悉科技产品的情况下,独自寻找可以接触的世界。很多人的一生,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像是在尽义务,价值标准也是被提前规定了的。独自旅行即为重新张扬自我、避免被现实榨干的方式。

最令人心折的人物是19世纪奥地利女旅行家艾达·菲佛,她45岁时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独自上路,实现游历世界的儿时梦想。与徐霞客沿途挖笋卖钱换取盘缠的经历相似,她在没有多少钱的情况下,也一路上把搜集到的矿物、昆虫、植物标本卖给欧洲的几大博物馆,沿途只坐二三等舱的蒸汽船,不断搭乘顺路的车船省钱,跟随驼队穿越沙漠,借宿或露宿野外,经历了瘟疫、疟疾、地震。她在东欧平原被哥萨克绑架过,在东南亚又躲过了食人族和老虎的攻击,最后用九年时间,展开五趟旅程,走过了32000公里陆路和24万公里的海路,成为第一个独自环游世界的女性。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心无挂碍地自由旅行,就会发现生活的惊喜,其实一直都在。

作者:陶琦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