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日晚,英国传奇摇滚乐队披头士乐队的最后一曲《Now and then》正式发布,在约翰·列侬因枪击去世43年后,全球乐迷们听到了由披头士乐队制作,约翰·列侬作词作曲并主唱的最后一曲,在歌曲发布的同时,这首歌制作的幕后纪录片《披头士终曲》也同时上线。
成立于1960年的披头士乐队由约翰·列侬、林戈·斯塔尔、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四人组成,被认为是一支划时代的传奇乐队。1970年,保罗宣布离开披头士乐队,当年在发行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let it be》后,乐队宣告解散,成员各自活动。及至1980年,主唱列侬被歌迷枪杀,终年40岁。2001年,乔治·哈里森因罹患肺癌去世,现披头士乐队成员仅有林戈、保罗两人。
今年六月中,保罗曾通过广播节目向公众透露自己通过人工智能,从demo中提取到了约翰·列侬的声音并制作完成了最后一曲。在纪录片《披头士终曲》中,这首歌的幕后创作被更多的透露出来。
实际上,披头士时代已在1970年结束,但那之后乐队成员们也保持着友谊,直到列侬意外离世,曾经四人的友谊有一人永远的缺席。1994年,乔治在和列侬的妻子小野洋子聊天中,洋子提到手头有一盘约翰的磁带,列侬的儿子肖恩提及自己和父母住在纽约公寓的那段时间,列侬确实停止了一段时间的公众活动专注于家庭,但他没有停止创作,用录音机录制了一些磁带,洋子将这些磁带找了出来,三名成员对此非常兴奋。
1995年,乔治和林戈前往保罗的音乐工作室,大家试听了磁带中录制的音乐小样,正是《Now and then》录制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这首音乐小样现在也被发布在了网上,和正式发行的单曲相比,两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同。小样中有一些段落在正式单曲中被删去了,此外,小样的音质是比较差的,有明显的杂音,除了钢琴声和歌声外,还出现了一些来自外部的敲击噪音。
三人在保罗的工作室中制作了《像鸟一样自由》(Free as a bird》和《真正的爱》(Real love),还有一些时间可以去制作《Now and then》,林戈表示,当大家开始制作的时候就发现要完成这首歌非常的困难,“约翰在某种程度上是隐藏的,在约翰的演示磁带上,钢琴的声音有点难以听清,那时候我们没有技术进行音轨分离,这也确实让我们意识到,约翰已经走了。”保罗则表示当自己尝试把约翰的声音和钢琴的声音分开时,钢琴的声音总会伴随约翰的声音出现并遮挡约翰的声音,“我们失去了动力和时间,这首歌被束之高阁。”2001年乔治的去世让复原这首歌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了。“我们等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才等到了解决《Now and then》问题的机会。”保罗在纪录片中表示。
2021年,《Now and then》制作迎来了转机,导演彼得·杰克森在2011年制作了纪录片《披头士乐队:回归》,该片使用了WingNut 技术来编辑部分乐器和人声,该技术被运用在了一个名为MAL的人工智能软件中,这一技术让保罗和林戈看到了希望,这一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人声和音轨的分离,而且可以修补缺失的人声。2022年,保罗将磁带交给了彼得的团队,彼得的团队成功将约翰·列侬的声音非常清晰且完整的从磁盘中分离了出来,那是38岁的约翰年轻的声音。
在此基础上,保罗和林戈开始了对小样进行完整混音的工作,保罗还录制了歌曲的和声部分,1995年时乔治为这首歌所设计弹奏的吉他伴奏也被复原加入了进来,《Now and then》从一首钢琴独奏单人演唱的音乐小样最终变成了录音室单曲,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下,四人跨越生与死,完成了乐队的最后一曲。
《Now and then》在国内的音乐平台上线不到一小时,评论就已破万,“38岁的列侬和81岁的保罗合唱的副歌,52岁的乔治弹的吉他,83岁的林戈打的沉重鼓点,配上刀子一样的歌词,我哭惨了。”“一首酝酿了四十年的新歌,一场跨越生死的告别,一次AI技术带来的浪漫。”
这或许是人工智能时代独有的浪漫,许许多多历史上创作留下来的遗憾在AI的修修补补中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结局,除了约翰·列侬的遗作被AI修复外,此前,陆小曼的遗作、贝多芬的未完成稿《第十交响曲》、电子合成乐之父斯科特的遗作都在AI技术的加持下被补全,其中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还进行了多次正式的演出,AI的补全和修复不见得能呈现出最完美的作品,但未尝不是给生者一个情感上的寄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