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生活||“遇见武进 美好启程”——二实小开展联合中队研学寻访活动
2023-11-03 14:52:35


“遇见武进   美好启程”


迎着秋风,踏着秋意,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1)中队与四(4)中队的部分队员来到武进区凤栖路8号,寻访刚刚投入运营的沪宁高铁站——武进站,开展以“遇见武进 美好启程”为主题的联合中队研学寻访活动。


沪宁沿江高铁于9月28日通车,武进第一座新建高铁绽放。作为沪宁沿江高铁八个站点之一的武进站,是集城际铁路站前广场、地铁、公交车场、出租车及社会停车场、旅游大巴车场、商业及办公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有效助力武进融入与南京和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


来到武进站后,队员们被车站古典的外观造型震撼,感叹设计的精巧。


在武进区交通执法大队谈兵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车站,聆听了沪宁沿江高铁武进综治办唐文焕叔叔介绍武进站的概况以及特色之处。

队员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对于武进站的一些问题,在唐叔叔的耐心解答后,队员们对武进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武进站的建设对于家乡发展的重大意义。



队员问:我在新闻上就已经看到过武进站的照片,今天亲眼看见了,我感觉车站设计的可真漂亮,就好像美术老师曾经向我们介绍过的中式园林建筑,咱们的武进站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

唐叔叔答:武进站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山水连绵,园艺新城。将江南园林景观融入高铁站空间意象设计。打造“屋下有园,园外有廊”的美妙意境。

队员问:武进站有哪些特色项目呢?

唐叔叔答:武进站是目前唯一一座拥有“连廊”设计的高铁站。地下停车库拥有800个停车位,而新能源停车位占到12%。

队员问:平时爸爸妈妈带我出门坐火车都要去市里的常州站,或者去新北的常州北站,现在武进站开通了,是不是以后咱们出行就不用跑这么远去其他车站了呢?咱们的武进高铁站都可以可以去哪些城市呢?

唐叔叔答:武进站能去往:北京、上海、广州四川、成都、广州等大型城市,为武进人民提供乘车便利。

队员问:武进站的高铁每天有多少趟呢?

唐叔叔答:大概是每天55趟左右,上行列车25列,下行列车30列左右。

队员问:今年国庆出行,我也是乘坐高铁出行的,车站里的人可真多,每逢节假日出行都是一大考验,咱们的武进站能承受多少人流量呢?

唐叔叔答:日发人流量9000人左右,出发人数在5000左右,到达人数在4000左右。

队员问:进站人员和出站人员是如何进行分流的?

唐叔叔答:进站和出站都有连廊通道,后期还会开通地下通往地上的通道。

队员问:当人流量特别大时,会有哪些应急措施呢?

唐叔叔答:当人流车流过大时,会采用车站两侧的道路做为临时停靠站。

队员问:有了武进站,咱们武进老百姓的生活真是方便了不少呢,除了为我们提供乘车便利,武进站对咱们的家乡又有什么好处呢?

唐叔叔答:武进站不仅是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对于“两湖创新”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的家乡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帮助。


参观完车站后,队员们接受了一次安全教育,通过对高铁的安全规则和应急处理方法的介绍,让队员们更好地了解高铁安全问题,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在乘坐高铁的时候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寻访感悟

今天,我十分幸运能参观武进高铁站。整个车站就像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带着水,不断往前进,前方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也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四(1)中队 钱子晗

来到站内,侯车室里不仅整洁明亮,还宽敞大气。进站台后,远远望去整个“和谐号”就像一条大白龙,它静静地趴在轨道上,整装待发。两旁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似一条玉帛,直伸到另一个美丽的城市。

——四(1)中队 王艺童

假期里,妈妈经常要带我去南京参加一些比赛活动。如今有了武进站,去南京更加方便了,作为家门口的车站,武进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四(4)中队 何家睿

这次的武进站研学寻访活动,让我了解到了武进站对家乡武进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为家乡老百姓提供了交通便利,对家乡的经济发展更是有很大帮助。我们的家乡一定会越来越好!

                             ——四(4)中队 袁宸


此次武进站研学寻访活动,队员们赏析到了高铁站的精彩画卷,沪宁沿江高铁不仅仅是一项融合绿色环保、人文山水、民生幸福、智能创新的特色工程,更是一座联通梦想与现实、文化与科技、城市与心灵的别致桥梁。从“山水连绵、园意新城”的武进站,队员们感受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立志好好学习,争做”四个自信”好队员!



撰稿|徐佳

摄影|翁迪

编辑|恽蕾

审核|陈雪娇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