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渣男渣女恶婆婆,微短剧难道只能主打“狗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18 18:31:13

近段时间,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接连强化微短剧治理,对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不良价值观等违规内容的账号进行了处置。一系列重拳,为风口上的微短剧敲响了警钟。

所谓微短剧,指的是以短视频平台为主要传播载体,以“短、平、快”为主要特色,为手机用户量身定制的影视产品。一集不过一两分钟,且用户随时有滑走的风险,所以内容必须在几秒内锁住用户。

为此,制作方纷纷“下猛料”,手撕渣男、痛斥渣女、大战恶婆婆,穿越重生、草根逆袭、豪门秘事,几乎是怎么“狗血”怎么来,恨不得在一集内浓缩过去“八点档”十集的情节。

土归土,但这些微短剧着实让人“上头”。而待刷完几集后,用户的屏幕上就会出现付费提示。有媒体报道,某“三无剧组”出品的微短剧,制作成本不到50万元,却在8天内吸引用户充值1亿多元。

“一周拍完、8天收入过亿、10天暴富”的说法,吸引着各方资本跑步入局。目前,这一赛道不仅吸引了传统的影视公司、视频网站,还聚集着MCN机构、直播平台以及一些因封号而再创业的自媒体人。有的公司甚至已经“出海”,“豪门恩怨”“先婚后爱”“虐恋情深”“腹黑复仇”等套路让很多外国观众大开眼界、欲罢不能。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仅微信小程序短剧市场规模增长179%,规模超40亿元。

通俗不等于低俗,娱乐不等于愚乐。微短剧的兴起自有其道理,但变的只是形式,本质上还是公开传播的影视内容。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在流量经济的逻辑主导下,必然跌入一味迎合受众恶趣味的窠臼,走上只求吸睛、不问价值的邪路。

如果说在草莽时期,“狗血盛宴”还能趁乱存在一时,那么在产业兴起之后,自然要去粗取精、趋于规范。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广电总局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此后,广电总局对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转入常态化。如今相关网络平台也开始自查自纠,种种举措传递出鲜明信号:微短剧不是藏污纳垢之所,“三俗”之路已经很难走通。

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水涨船高。阳春白雪有其受众,“电子榨菜”亦不乏拥趸,这本身无可非议。但不论什么文化消费品,都要有底线、重价值。我们乐见微短剧成为风口,但少些“毒鸡汤”,多些“正能量”,这产业才能走得更远。评论员 崔文佳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