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东方风来人行早”系列报道②|“链”向未来,他们齐心赶写“温暖答卷”
来源:紫牛新闻
2023-12-20 17:07:50

江苏,工业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产业带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江苏的殷切期望。

殷殷的嘱托,奋进的力量!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江苏奋楫前行。

“奔跑的不仅是年轻人,还有老人”

岁末的脚步悄然而至,窗外寒意刺骨,而在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产区,工作人员热情饱满。在这个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里,12条板件生产线、5条装置生产线正有序运行着。抓取、贴装、焊接、检测……经过智慧化流水线多道工序,平均每分钟就能生产1块板件。

南瑞集团展厅

“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7月6日在南瑞集团考察时,这样勉励年轻研发人员。

28岁的金玉龙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忆起这些亲切话语,金玉龙激动不已。

南瑞集团科研人员开展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攻关

打造五千亿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今年下半年,南瑞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速。金玉龙从事的是虚拟电厂系统研发和推广工作,每一个技术难点,他和同事们都会夜以继日地研究、实验。“虚拟电厂作用一点不虚,它可以在不新建发电厂的前提下更好地释放存量电力的潜能。”金玉龙告诉记者。

11月25日,金玉龙和团队的伙伴们迎来了丰厚的收获。这一天,南瑞集团14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鉴定,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就包括他参与的“面向电力现货市场的省域虚拟电厂调控、运营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

同是95后的吕海阳、张卉琳,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备受鼓舞。吕海阳入职南瑞集团还不到一年,在他的眼睛里,南瑞集团是不同年龄段都朝气蓬勃的一个群体,“为用而研、研有所用”是所有科研人员的共识。比吕海阳早一年入职的张卉琳,更多地感受到了南瑞新兴产业的奔跑速度:智能制造生产区3号生产楼内,产出板件的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元件体积越来越小,集成度越来越高。

南瑞集团智能制造生产区

“在南瑞,奔跑的不仅是年轻人,还有老人。”张卉琳是薛禹胜院士团队成员,她说的老人就是已80多岁的薛禹胜院士。“他经常深夜一两点回复大家的邮件,我们都能感觉到他对工作的热爱。”张卉琳告诉记者,团队年轻人还把薛院士工作的神情做成“表情包”,广为传播。

说到南瑞集团的发展,吕海阳和张卉琳感叹不已。今年5月,有“特大型充电宝”之称的南钢用户侧储能电站在江北新区上马;8月17日,南瑞电控承担的国内首台采用全功率变流技术的变速小水电机组改造项目实现全功率并网运行……强链智能电网,一个个新项目让吕海阳和张卉琳感受到了南瑞集团努力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底气和豪气。

“自豪写在每一个徐工人的脸上”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底盘装配检测生产线犹如一条巨龙,22个工位上机械臂舞动如飞,生产工作井然有序。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这里,听取关于XCA220型全地面起重机的介绍,在现场的一线技术人员陈亮,深刻认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徐工电焊高级技师张怀红

弹指一挥间。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时乘坐的220吨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指标已达到全球第一,国产化率由当时的71%提升到了100%。

“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看着长臂飞舞的起重机,已成长为主任工艺师的陈亮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徐工的讲话就在耳畔。

徐工 XCA3000 面世,并实现全球首批3台发车

陈亮告诉记者,为“链”就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徐工集团在今年7月20日发布了“领航•攀登”行动计划,在强链补链延链的新征程上,徐工人开始了新征程。

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闪光的个体。作为一名基层技术骨干,“底盘装配智能化提升”一直盘旋在陈亮的脑海。他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在数字化在线检测上不断突破。

今年11月,由徐工集团自主研发、代表中国超级起重机技术创新成果的“全球第一吊”徐工 XCA3000 面世,并实现全球首批3台发车。XCA3000是世界首台3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吨位的全地面起重机。它的诞生,成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陈亮告诉记者,“全球第一吊”发车后,自豪写在每一个徐工人的脸上。

徐工生产车间

电焊高级技师张怀红,参与了XCA3000伸臂结构件的生产与制造。六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时,曾与他亲切交流。

在徐工集团年轻人的眼里,张怀红是兄长,是导师,更是榜样。他是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技能状元,在生产一线,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工考察,鼓励我们普通工人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这一嘱托铭记在我心中。”在焊接车间,身穿十余斤重的电焊服正在焊接主吊臂的张怀红对记者说。

张怀红告诉记者,XCA3000全地面起重机伸臂结构件所使用的高强钢板材厚度由原来的20-30毫米,增加至60毫米,焊接过程中极易出现焊接缺陷,这对焊缝质量的控制及焊接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细节他都要精雕细琢。

肩负着育“能工巧匠”铸“大国重器”的徐工集团,今年以来还自主研发35立方超大露天电铲、新一代G系列智能旋挖钻机、全球首创新能源无人矿卡等一批“三高一大”产品。全球最大55000吨米核电重塔设计方案通过评审,标志着中国塔机进入超大塔自主创新时代。此外,徐工集团还攻克了高端全自动变速箱、大扭矩减速机、整车控制器等100余项“卡脖子”关键技术,为中国制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模式上一直在不断优化”

镇江,惠龙易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数据中心,全国交易信息在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看着屏幕上的信息,结算软件系统的开发员王韬兴奋不已,数据数显,当日的在线交易量再创新高。

惠龙港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惠龙易通考察,并和刚刚大学毕业的王韬亲切交谈。当时,多式联运智能物流电商平台仅上线16天,有1万多名会员,在线交易量600万吨。如今,会员数已增加到330多万,在线交易量高达6720万吨。王韬说,这9年间,他也成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他所开发的结算系统软件帮助许多货车司机快速获得回款。

惠龙易通已连续六年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集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为一体的人工智能数字交易平台,目前获得了323项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王韬说:“公司在这一网络货运新模式上,一直在不断优化。今年9月,麦克教授还专程来公司,在人工智能、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提升。”

惠龙易通呼叫大厅

王韬说到的麦克教授来自斯坦福大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惠龙易通考察时,他激动地向总书记表达了在中国工作的喜悦。他带领团队利用智能优化算法提升水铁公联运宜水宜铁的运量,有效降低了车船回程空驶率。

除了强链,惠龙易通还不断地补链、延链。在不新增占用长江岸线和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惠龙易通投资超10亿元打造绿色砂石数字加工交易中心以及“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项目。惠龙易通董事长施文进介绍说:“通过产业链延伸,把砂石上岸产业链往下延,实现运输过程数字化、加工过程数字化、配送过程数字化、在线交易金融数字化,这个链条打通后,就是一个全新的4.0绿色低碳砂石交易中心。中心建立后,也解决了港口的绿色转型和生态升级。”

惠龙易通大楼

记者在惠龙港码头看到,港区内几个工地正在同时施工,“地上30米、地下20米”的阵势已经拉开,“一投带多投”的智慧绿色港口项目呼之欲出……

做好“链”文章,岁末的江苏拼博奋进,气象万千。

“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实现江苏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制造业实力强劲的江苏,不负重托,奋勇争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塞塞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