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短剧产业区域版图》:超30万“玩家”入局,北京、上海存续企业排名领先
来源:紫牛新闻
2023-12-27 16:22:36

2023年即将过去,细数热点事件,短剧是今年下半年的“异军突起”的焦点。凭借快节奏、强情绪、高密度的叙事特点和碎片化的观看形式,短剧在规模量级上实现了指数级增长,“上线1天充值破 2000 万”“上线8天充值破亿”的高额营收令人咋舌。不过短剧“疾跑”背后,也滋生着种种乱象。

近期,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发布了《2023年短剧产业区域版图》(下称《短剧版图》),通过对市场的全面观察与总结,对短剧行业产业链企业数量、新增数量、企业规模、地域分布等多维度进行梳理,助力关注者形成行业的“全景认知”。

超30万“玩家”入局短剧 行业持续火爆

短剧,又被称为“微短剧”“小剧场”“轻剧场”等,是指单集时长短于传统电视剧、制作成本较低、主要以手机小屏方式传播、网络达人参与制作的一种新型影视形式。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12亿,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小时。其中,微短剧受众规模庞大,半年内有50.4%的短视频用户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

2016年至今,我国短剧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存续企业数量均呈持续正增长态势。启信宝《短剧版图》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现存短剧相关企业超过30万家,是2016年的近4倍。供给侧的增长让短剧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

超20万家公司从事短剧制作,供给端内容“井喷”

短剧爆火,究其最根本原因在于其紧凑的剧情、鲜明的角色、高潮迭起的冲突,满足了用户“猎奇”需求,并填充了当下碎片化时间的空白。

启信宝《短剧版图》显示,短剧现阶段已经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上游内容来源方,主要由IP版权方的自有IP、数字文学网站;中游负责进行内容制作,主要由不同类型的影视制作公司和MCN机构完成;下游内容分发涉及短剧投流和短剧播放平台部分。产业链上众多公司百花齐放、各司其职,推动了供给增长。

启信宝产业链数据库显示,短剧产业链上游企业中,出版机构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达1.7万家;中游主要为短剧内容制作端,其中短剧制作企业数量最多,达22.9万家。下游企业主要向短剧发行(5.9万家)和短剧营销(1.04万家)两个方向靠拢。

产业链的完善让短剧市场供给侧实现了“井喷”发展。广电总局公示的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情况显示:2023年11月,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规划备案公示的网络微短剧达11245集,超出5月份(6412集)数值近一倍。

北京短剧存续企业居首位,粤、鲁、川增势迅猛

短剧有多火?从影视拍摄基地剧组接待量上可见一斑。知名影视基地浙江横店每天都有上百个剧组在拍短剧,被网友戏称为“竖店”,因为这些短剧都是在手机上用竖屏看的。纵观短剧发展版图,除横店外,多省市相关产业发展势头呈迅猛增长态势。

启信宝《短剧版图》显示,从省份看,北京(4.3万家)、广东(3.1万家)、浙江(2.8万)短剧企业存续数量位居前列;增长趋势上,广东2023年新增企业超4000家,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约3900家)、四川(约3300家)紧随其后。

从城市角度划分,北京、上海短剧产业存续企业城市排名领先。截至2023年12月,北京短剧产业企业数量超过5万,中游企业从数量上具有决定性的优势;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优秀的人才基础、创作环境也为短剧发展提供了沃土。启信宝《短剧版图》显示,上海短剧产业存续企业超过2万家,居全国第二。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企业全产业链布局趋势愈发普遍,故数据中存在同一企业分属上下游的情况。

通讯员  何禾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