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免疫治疗药物新增适应症医保落地,为EGFR突变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1-10 11:33:52

2024年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实施。记者注意到,在肺癌领域,多个颇受关注的创新药物、新适应症纳入了新版目录。其中,全球首个获批针对EGFR突变肺癌TKI耐药后治疗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原医保基础上,此适应症被新增纳入,成为其纳入医保目录的第七项适应症。

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肺癌亚专业主任医师史美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也意味着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靶向治疗耐药后还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并能享受医保报销,进一步提高了创新治疗的可及性。

图源 视觉中国

“阻断一条路,肿瘤就换一条路走”

免疫治疗为靶向药物耐药的患者再延生存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肺癌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82.8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首位,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约80%至85%,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比例达40%至55%。

史美祺教授介绍,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是EGFR-TKI靶向治疗,然而,难以克服的耐药问题使患者和医生困扰已久。“对于单纯EGFR突变的患者,一旦阻断EGFR通路,肿瘤就停止生长了。但是因为EGFR还会再次突变,也可能出现旁路激活,阻断了一条路,肿瘤信号就换条路走,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呈现原发耐药或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继发耐药。”史美祺教授直言,治疗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不断迭代,从疗效上来看,一代比一代更好,但是再好的靶向药也终将会耐药。

那么对于这部分患者,如何能够进一步延长生存期呢?专家介绍,以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为主,联合化疗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因其临床研究获得成功正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EGFR突变阳性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发生耐药后,该免疫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的进展,临床研究中发现,联合治疗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相比标准化疗有了显著延长”,史美祺教授解释道。

创新药物医保落地

为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的同时提高药物可及性

2023年5月,信迪利单抗正式获批经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阳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实现了EGFR突变阳性肺癌领域免疫治疗全球范围的“零突破”。2023年12月,据相关公告显示,信迪利单抗在原医保基础上,新增第七项适应症,用于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也是中国唯一针对此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

“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已经是一个基石性的治疗。”史美祺直言。创新药物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及新适应症的获批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而多数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仍面临着一定经济压力,继有药可用之后,用得起药是广泛患者获益于创新药物治疗的另一重要前提。

2024年1月1日起,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实施,肺癌治疗领域多种颇受关注的创新药也榜上有名。“我们医生对于治疗方案首要的三个考虑是疗效、副作用和价格,目前信迪利单抗可以说具有综合优势。”史美祺教授介绍道,信迪利单抗在纳入医保后可报销80%,新医保目录落地后进一步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回顾二十年以前,肺癌晚期的5年生存率只有3%-4%,但是经过近十几年来爆发式的创新药研发,目前5年生存率提升至20%甚至接近30%。“虽然和100%还是差了很远,但是回头去看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肺癌治疗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将是我们多方持续去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史美祺教授坚定地表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