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赵翼的悲喜人生 | 人文江苏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1-10 12:35:35

常州人赵翼是个妙人。

他十二岁就为同学捉刀代笔;与袁枚交好,诗文戏谑毫不留情;觉得史书“事显而义浅”,随手写下札记,集腋成裘,竟成名著……

赵翼自幼聪颖,十二岁才学写应试时文,写得又快又好,“同学五六人皆私乞捉刀,每课期五六艺,皆先生笔也”。但他考运不佳,27岁才通过明通榜进入仕途,补授中书舍人。所谓明通榜,就是在会试落卷内选文理明通的举人于正榜外续出一榜。好在他文笔好,有人赏识,过一年就入直军机处。

35岁那年,赵翼参加恩科考试,因前一年状元、榜眼都是军机中书,故此有流言称,历代鼎甲皆为军机中书所占。因此,军机大臣傅恒私下对赵翼说,就别指望中状元了。赵翼知道这次科考,考官中刘纶、刘墉均为军机大臣,肯定会因流言而刻意压制军机处的考生。他心有不甘,便故意变易书法,让他们认不出他的卷子来。当年阅卷者共九人,九人皆圈定了他的文章。刘纶看到赵翼卷面,心有疑窦,但刘墉却说:赵翼的字化成灰我都认得,这定不是他。

不想这一年,除他外,第二名胡高望也是中书。乾隆帝见第三卷王杰是陕西籍,当时陕西在清代还没出过状元,便将王杰与赵翼名次互换,赵翼成了探花。

五年之后,赵翼京官外放,奔走于广西、云南、广州等地。再过六年,赵翼因一桩案件处理失误被追究,他索性以侍养老母为由,从此开始长达三十余年的归隐生涯。

赵翼卸甲归田,唯以诗书自娱。赵翼有诗才,与袁枚、蒋士铨齐名。然诗文多好戏谑,有足令人喷饭者。他曾戏控袁枚,说他“有百金之赠,辄登诗话揄扬;尝一脔之甘,必购食单仿造”,前者讽刺他的《随园诗话》什么烂诗都收,只要给些好处,后者讽刺他的《随园食单》。又说他“引诱良家子女,峨眉都拜门生”云云,虽是游戏之词,但所说也有几分实情。

赵翼才大学博,自言“不能研究经学,唯历代史书,事显而义浅,便于流览”。他每有所得,便记下来,正史别史对看,加以考订,终成《二十二史札记》,是为后世学者的案头书。

赵翼归隐后,刘墉写一联赠他:

务观万篇,半皆归里作;

启期三乐,同是达生言。

务观是陆游的字,陆游存世诗词9000余首,有一半是归乡之后所作,他大概是当日记写的,吃什么用什么都写进去;春秋时隐士荣启期,对孔子自言有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五。

赵翼很喜欢这副对联,“得之甚喜”。但与陆游、荣启期相较,他存诗4800首,仅有陆游一半;也没活到荣启期那个岁数。210年前的今天,赵翼逝世,享年八十八。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