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年伊始,随着哈尔滨火出圈,文旅局长花式整活,“萌娃游学”开启南北文旅“大联欢”,晒出“农业家底”,晒出自豪感。各地网友由此纷纷喊话自己家乡文旅,推动传播。“冷资源”如何“蹭热度”?文旅高热之下如何冷思考?
“尔滨”爆火,
文旅局长花式“整活”
最近东北旅游实火,数据来看,黑龙江2024元旦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61.9万人次,尽管没有进入千万级别,但同比增长173.7%,高出全国增幅18.4个百分点;旅游收入69.20亿元,同比增长364.7%,高出全国增幅164个百分点。元旦假期3天,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达到历史峰值。同程旅游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热度最高的出游主题为冰雪游,哈尔滨、漠河,长白山、延吉等地的假期旅游热度同比涨幅均超过100%。
喜人数据的背后,跟“东北一家亲,串门看尔滨”的“合家欢”理念密切相关。从淄博烧烤带火一座城,到“尔滨”火爆出圈,甲辰龙年开年伊始,线下东北三省多地文旅局长坐不住了,纷纷借哈尔滨的热度,各自开启“疯狂揽客”模式。有的上街卖烧烤、有的沿街送礼品、有的隔空喊话游客、有的到机场迎接“小砂糖橘”们,还有的亲自出镜为家乡代言。
1月4日,沈阳文旅局长刘克斌公开喊话颇为出圈:“可爱的广西‘小砂糖橘’们……欢迎你们到沈阳站一站、看一看。”他说,“我们这里有好看的故宫、好吃的鸡架、好玩的机器人,我们都给你们准备齐齐整整,也欢迎云南‘小菌子’、四川‘小熊猫’等各地的小朋友来我们这里玩。” 如齐齐哈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刘春峰就在短视频平台表示,“从‘尔滨’到我们这就一个多小时车程”,喊“小金豆”去“吃烤肉、观仙鹤、泡温泉”。除了东北地区,内蒙古的文旅部门也“坐不住”了。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文旅局局长发布视频称,邀请全国的“小金豆”们前去“看驯鹿、骑骏马”。
“萌娃串门”互动南北文旅
礼尚往来收获“农业大摸底”
用互联网思维,借助新媒体平台多维度地宣传,已经成为当下文旅宣传的共识。比起前两年文旅局长出镜拍短视频宣传,如今文旅局长直接面对市民和游客“薅流量”抢客源,似乎更接地气了。哈尔滨阿城区的文旅局长在冰雪大世界起舞,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中跳得热火朝天。
多地文旅部门负责人也前去哈尔滨的街道上与游客互动,并推荐当地旅游项目。1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文旅局局长都波打扮成“白鹿仙子”的模样,带着鄂伦春族的伙伴出现在哈尔滨中央大街 “接公主们回林子”。1月7日,丹东市文旅局局长徐敏现身哈尔滨中央大街,为游客现场免费派发丹东草莓。“丹东文旅尔滨‘截客’,邀请全国各地游客来丹东嬉冰雪、泡温泉,吃中国最好的九九草莓、大黄蚬子。”
1月8日,同在辽宁的鞍山市文旅局局长赵萍也现身哈尔滨中央大街,为游客免费发放南果梨、岫玉平安扣、温泉皂、酸菜等鞍山特产。她还亲自到鞍山高铁站,去接南方来的“金豆”游客。
1月11日,辽宁锦州北镇市文旅局长王莹也带着沟帮子熏鸡、北镇猪蹄、北镇鸭梨等一大批特产,来到哈尔滨,在大街上给游客送礼物送门票,为锦州北镇市旅游揽客。这波新媒体传播,形成合力,甚至一洗此前因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争议、“南方小土豆”称呼是否讨喜等引发的质疑,努力打造火热的冰雪文旅形象。
这个冬天,“小熊猫”“小折耳根”“小枸杞”“小葱花”“小火锅”纷纷来大东北看雪。10日晚,11个“小砂糖橘”在东北尽兴玩了11天之后,平安回到广西南宁。当天下午,15个“小东北虎”从黑龙江到桂林,开启游漓江、爬溶洞、嗦米粉的旅程;一天前,另一个“小东北虎”游学团已到广西柳州,受到热情接待。多地文旅部门喊话“欢迎做客”,文旅部门全程保驾护航,铁路、林业、公安、教育等部门站站接力、层层守护,从南到北,“萌娃大串门”引爆文旅热潮,开启南北文旅“大联欢”。
“农业大摸底”堪称这其中的意外“惊喜”。云南“小野生菌”结束哈尔滨之旅后,云南送去两万盒鲜花饼和松茸饼干作为回礼。广西为了感谢哈尔滨对前去进行研学的“小砂糖橘”们的照顾,赠送了哈尔滨189吨砂糖橘。作为回礼,黑龙江将10万盒蔓越莓送去广西。在黑龙江网友惊讶“蔓越莓是我们这儿产的”的同时,山西产大闸蟹、四川产鱼子酱、甘肃产南美对虾、安徽产法国鹅肝……各省网友都发现自己的家乡有着很多自己未曾听闻的特产。“南北串门”晒家底,将之前网友玩的互换家乡特产变成 “大规模互换”,网友们将该事件戏称为“农业大摸底”,并自豪表示:“农业大摸底,一摸一个不吱声。”
网友“监工”文旅账号“宠粉”
“水韵江苏”喊麦道出心声
这股文旅热潮,到底谁是卷王?多地文旅账号熬夜“比赛”,网友成监工。“隔壁河南文旅一天涨了30万粉丝”“哥,你争点气,山西文旅还没睡觉”。有网友建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短视频账号“河北旅游”改名,不然都找不到,随后,官方账号火速申请改名为@河北文旅,并“疯狂输出”一波内容。网友“监工”发现,1月11日共发35条视频;1月10日发了28条;1月9日发了24条……1月12日,@河北文旅连发多条动态,喊话赵丽颖回家,赵丽颖火速回应:我来啦!光14日就发了25条,网友调侃,“小编的电脑都要'冒烟'了。”相关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榜。这种频繁更新被网友调侃为“题海战术”,目前该账号粉丝已经达到91,6万。
继“好客山东”一段“你姓东,东三省,你们那边嘎嘎冷”火出圈之后,网友坐不住了,喊话南京文旅和江苏文旅“催更”,“优等生”随即跟上,江苏文旅一段原创“喊麦”道出心声,“水韵江苏”主打不听劝,“我姓苏,大江苏,水韵江苏不服输,功名深藏我必护;我姓苏,大江苏,大江大湖安康富庶繁华图,船橹水乡情愫美如初……”随即登上南京榜。
“不服输”确实道出江苏的拼劲儿。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3年,江苏文旅消费总额达5366.36亿元,同比增长40.08%,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9.74%,江苏文旅市场呈现出稳步回升向好、加速全面复苏的良好发展态势,全省文旅消费总额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元旦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1421.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6%和126.9%,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分别增长15.7%和18.2%。关于有网友好奇,江苏文旅为何叫“水韵江苏”,江苏文旅一个视频普及,“水是江苏最灵动的符号,小桥流水,江河湖海,这里是中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韵是江苏最深厚的意象,这里大运河、长江、故黄河经纬交织,哺育了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等地域文化……”有网友表示,“水韵江苏挺好的,不用改,做文旅号里最独特的崽。” 如何积极拥抱互联网进行个性表达,给各地文旅带来新课题。
光有噱头不够,
服务“主打一个听劝”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光有噱头当然不够,更把服务和实惠落到实处。沈阳文旅局长刘克斌不仅喊话广西小“砂糖橘”,还连夜在线听网友支招,并留言“谢谢建议,全部采纳”,生生把自己送上热搜。沈阳文旅官方账号的小编1月8日23时53分还在更新图文表示,之前总在评论区里留言的一位网友正是他们局长。刘克斌针对最近网民提出的在小河沿早市提供存放行李服务等旅游建议立即照办,被网民戏称“主打一个听劝”。数据来看,今年元旦假期,沈阳累计接待国内游客达到243.62万人次,实现了同比161.37%的爆炸式增长,国内旅游总收入高达17.52亿元。猫在网友留言里“倾听”网友的声音,也是沈阳文旅的出圈法宝之一。
花式整活的背后,文旅长虹的密码也成为大家探讨的焦点。“淄博也好,尔滨也好,把服务做到实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黑龙江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表示,为了今年冬季旅游,已经准备一年了。面对“泼天的富贵”和机遇,要用游客的思维来换位思考,让游客感到舒适和被尊重。哈尔滨市文旅局局长王洪新认为,“把握机遇、迎头赶上,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把游客当“且”(“且”<方言,取读音>:客人),就不可能服务不好。沈阳市文旅局局长刘克斌说,我们要珍惜现在好的发展态势,共同努力,把外地游客真真正正地当亲戚,当“且”。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业,要想把地方特色文旅产品打造好,光宣传好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多听取游客的真实声音,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双向奔赴,才能让旅游真正地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冷资源”如何“蹭热度”?
热闹之中,
也来点冷思考
如果说一次偶然带动一座城,一片地域,不妨说带动文旅一池春水。在一片火热中也应有一点冷思考,正如有人说,哈尔滨的出圈值得总结,冷资源的这波热度值得借鉴,宣传当地城市形象的机遇应该把握,但特色产品和活动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仓促上阵。
如何“蹭热度”?在“冰雪热”的带动下,新年伊始,江苏各大滑雪场里欢歌笑语,市民们尽享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乐趣。在徐州,第十届全国大众冰雪季江苏分会场活动拉开帷幕,雪场增设了一条近600米的高级道,并将面积由此前的2.8万平方米扩大到5.2万平方米,硬件与服务大提升,让雪场人气爆棚。
为让冰雪这一“冷资源”变身旅游“热产业”,江苏各地纷纷将“滑雪+温泉”“滑雪+美食”等文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完善配套服务。连云港塔山湖滑雪场、荷兰花海冰雪嘉年华等20余个省内冰雪项目,打破地域限制,释放长三角冰雪消费需求。徐州6个冰雪项目年接待游客量达23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200万元,拉动文旅消费超1.1亿元。冰雪运动正从一种运动方式,向度假、游乐、休闲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