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讲述“爷叔”游本昌与南京的青春故事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1-17 21:06:04

最近《繁花》席卷整个网络。然而大家记住的不仅是王家卫的风格和胡歌的帅气,最大的惊喜是许久未见的老戏骨——游本昌。在参演《繁花》时,游本昌已年近九旬。即使人到高龄,他仍然以极高的热情和专注精神投入到表演中,贡献了无数个精彩瞬间。在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就记录着这位“90后”的老艺术家和南京的深厚渊源。

在南京度过学生时代

游本昌,祖籍南京,1933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苏泰州海陵区。1939年起,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的小学读书,南京市考棚小学毕业后,曾就读于南京育群中学、南京市立商业职业学校、南京市私立钟英中学。

小学期间,游本昌一直参加演讲比赛,因为从小爱看电影,普通话比较好而且口齿清晰、抑扬顿挫,老师经常让他做小先生,带领全班朗读。四年级参加演讲比赛,在昆山就得了全县的第一名,这是他第一次获奖。

游本昌13岁时的户籍卡(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游本昌在南京市私立钟英中学读书时的学生学历卡(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在南京市档案馆的馆藏中还发现了一份游本昌在1948年10月就读于南京市立商业职业学校时,被推荐参加南京市第三届科学讲演比赛的函。足以证明他从学生时代就天赋异禀,热爱文艺。

南京市立商业职业学校为送学生游本昌参加第三届科学讲演事致南京市政府函(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南京解放后,游本昌在学校负责组织学生剧团。当时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组织义演,剧团上演陈白尘的《升官图》。当时游本昌只是个高二学生,就很大胆地改编名家的作品,把《升官图》变成了三幕戏。

1950年,南京市文联组织南京文工团的人员,到各个学校去辅导,帮助游本昌排练沈蔚德、陈瘦竹夫妻两个人写的话剧《胜利之歌》。主要讲的一个小学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之下生产自救办教育的故事,游本昌演男一号,一个先进的老教师,因此得了南京市学生戏剧比赛一等奖。当时游本昌才16岁,南京的这些经历至今让游本昌记忆犹新。

南京市立商业职业学校同学通讯录,第二位为游本昌(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梦想从南京启航

游本昌的艺术梦想从南京启航——1951年,从钟英毕业后加入南京文工团。1952年,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1956年,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任演员。1959年起,先后在《一仆二主》《英雄列车》《百丑图》《棠棣之花》《大雷雨》《黑奴恨》《桃花扇》等话剧中扮演各种角色。1980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1984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以哑剧形式重新演绎了中国版卓别林的故事。

1985年,在演了79个“小角色”后,终于迎来演员生涯中饰演的主角——“济公”。也正是这个角色,让他家喻户晓。成名之后的游本昌,不忘初心。2014年,在南京市钟英中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游老先生回到母校,现场朗诵了陈毅元帅的《青松》。当时,老先生已是八十高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阅读延伸:南京市档案馆档案征集公告

为丰富馆藏档案资源,留存南京城市记忆,南京市档案馆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有关档案史料,敬请社会各界组织和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一、征集范围

主要包括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散存、散失在社会或个人手中的珍贵档案,主要包括:

(一)散存在国内外的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活动期间形成的讲话稿、录音、录像、照片、题词、书信、实物等;

(二)散存在国内外的历任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领导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讲话稿、录音、录像、照片、题词、书信、实物等;

(三)记录南京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重大活动、事件、人物等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

(四)反映南京各个历史(特别是革命历史)时期的文件、手稿、信札、标语、回忆录、录音(像)、照片及官民文契、珍本古籍、印章、旗帜等、契约、票证、钱币、报纸、刊物、著作、小报、漫画、像章、邮票、连环画、宣传画等;

(五)南京籍或在南京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历史人物、知名人士的讲话稿、题词、自传、日记、信札、回忆录、照片、录音(像)、手稿、证书证件、著作、个人收藏及使用过的实物等;

(六)反映南京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点工程项目、城乡建设和变迁,及知名企业和老字号形成的档案,如文件、布告、图纸、照片、影像、宣传册、旗帜、牌匾、证照、商标、广告、生产工艺等;

(七)记录南京与港、澳、台关系,对外交流、交往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

(八)反映南京水文气象、自然资源、文化艺术、人民生活、风俗民情、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庭家谱等各种载体的档案;

(九)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原生数字档案;

(十)重要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经历者的口述史档案;

(十一)其他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

二、征集方式

(一)捐赠。所有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将档案史料无偿捐赠,市档案馆颁发捐赠证书。捐赠档案一经陈列,在展品上永久署名;对于捐赠档案数量大、价值高的,根据捐赠者意愿可单独举行捐赠仪式。

(二)代存。对于比较珍贵的档案,所有者不愿意捐赠、出售的,但由于其保管条件差,档案所有者与档案馆双方协商,签订代存服务合同,其档案所有权不变。

(三)复制。对于特别珍贵的档案孤本或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所有者不愿意捐赠、出售的,经档案所有者与档案馆双方协商同意,可采取数字化扫描或者对原件仿真复制的方式进行征集。

(四)口述历史采集。对国家、民族、集体或个人的历史、现实、未来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活动的亲历(见闻)者进行口述历史采集。

(五)其他以合法途径征集档案的方式。

三、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168号南京市档案馆宣传教育处

联系人:徐海凤 崔益艳

联系电话:

025-68781947

025-68781946

邮箱:1378596401@qq.com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