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培训的首选方向。一方面,在线教育平台受到资本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入局者多导致教育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线教育平台屡遭投诉。比如,教师资质真假难辨、产品广告过度宣传、授课质量差、消费者维权困难等。律师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必要时可以以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经营者退款、赔偿损失。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李冲 徐兢
案例:
师资质量差、售后难
据电诉宝用户投诉案例库显示,吴女士2019年3月19日一家网站购买了价格为1199元的AI 1对1 语数外名师私塾课,吴女士表示对课程内容不满意。她称,主要体现在更新速度太慢,老师水平差,所以申请售后。对此,网站拒绝退款,并且没有人员进行任何解释。
吴女士认为,课程内容设置非常不合理,英语课程3-4岁的对于零基础的太难,只能选择低一级的内容,而相应的捆绑销售的语文、数学又太简单,造成浪费。进入课程后,她对老师的发音、讲解都不满意,并且学生对发音不准也不能纠正,不能暂停,体验很差。吴女士称目前自己只上了两节课,从课程进度里面可以查看到。
内容作为在线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家长们对平台对外的口碑传播。据电诉宝用户投诉案例库显示,此前,“某1对1”平台投放广告称,“10个学生6个选’某1对1’”,被质疑有虚假宣传之嫌。更有网友发帖称,该平台涉嫌虚假宣传: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三本、专科教师在其任教。
2018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其中规定:“线上培训机构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不过,仍有部分主打外教“一对一”在线英语学习的机构,并未公示老师的相关资格证或资格证号。
2019年9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要完善在线教育准入制度,建立规范化准入体系。
全国在线教育分布情况
点评:
消费者可投诉要求退款
北京市宝盈(南京)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丁冬霞律师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是违反《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遇到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行为,一方面可以向行政机关投诉,如向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举报,同时也可以以提起诉讼的方式要求经营者退款、赔偿损失。
丁冬霞还表示,捆绑销售是违反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消费者在消费时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一种商品,遇到捆绑销售行为,消费者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举报、投诉,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提出建议。消费者应当注重自身权益保护,必要时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线上教育的灵活性使学习者更加自由,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在线教育缺乏有效的监督。教育是非常注重效果和用户体验的行业。教学注重“因材施教”,服务强调个性化、高效。除了系统化、流程化教育服务体系,专业化也是不可或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