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的味道】“老苏州”的苏式年夜饭里年味浓、满满爱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2-10 13:30:02

每年春节,驱使中国人不辞辛劳回家过年的最大动力,就是除夕夜象征着团圆的年夜饭。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娘鱼”,每年除夕夜,我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在家吃团圆饭。我们“老苏州”的家常苏式年夜饭可是非常有讲究的,不仅菜肴丰富、年味浓浓,更是寓意美好,新年讨个好彩头。

2月9日除夕傍晚,忙完兔年的最后一篇新春走基层稿,我带着爱人、孩子和父母来到公婆家一起吃年夜饭,辞旧迎新。踏进家门,勤劳的婆婆早已把家打扫得一一尘不染,客厅里摆放着美丽的年宵花,门窗上新贴的春联、福字、窗花,阳台上挂着红灯笼和腊肉,桌上放满了我们爱吃的零食、水果……家里浓浓的年味已经扑面而来。

虽然是只有六大、一小共七个人的小家庭,但公公婆婆为了这顿团圆饭,已经忙碌了好几天。早在一周前,他们就开始采购年货、腌制腊肴,发笋干、做蛋饺、肉圆,烹制爆鱼、做年糕……虽然这些传统的菜品在市场里都能买到现成的,但他们依旧每年都坚持自己做。特别是制作爆鱼、做蛋饺肉圆、猪油年糕,小年夜他们忙了一整天。“年夜饭一年就一次,当然要自己做了,虽然是忙了些,但这样才有过年的仪式感,大家吃着也更放心、开心!”公公一边烹制着爆鱼一边笑着说道。

晚上7点,年夜饭正式开桌啦。我们苏州人年夜饭里,冷盘、热炒、汤、点心,缺一不可,还都很有讲究。冷盘就是凉菜,是年夜饭中的开胃菜,通常就有八道或者十道,鸡、鸭、鱼、肉、虾等,品种齐全。鸡一般是白斩鸡、咸草鸡;鸭是酱鸭;鱼是爆鱼,也叫“熏鱼”,这可是“老苏州”们最喜欢的特色必备凉菜,很多苏州人喜欢自己制作,不但取“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且“爆”字亦有“暴发”之意。此外还有油爆虾、五香牛肉、苏式叉烧、羊羔、海蜇头、鸭舌、白肚、香肠、糖藕等,光是这些丰盛的凉菜就已经让我们吃了个半饱。

冷盘吃完,热菜来袭。苏式年夜饭第一个热菜一般是“虾仁”,因为苏州话的“虾仁”谐音就是“欢迎”,有欢迎来客的意思。婆婆做的这道“鸡头米虾仁”也是经典,将苏州水八仙里的鸡头米和虾仁放在一起清炒,荤素搭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还极高。此外,苏州人喜欢的特色热菜还有松鼠桂鱼、响油鳝丝、咕咾肉、酱方、清炒蹄筋、笋干烧肉等,每一道都承载着与苏州有关的记忆。

除了鸡、鸭、鱼、肉、海鲜等“硬菜”,苏州人的年夜饭里还少不了水芹、黄豆芽、香菇青菜等这样的时令蔬菜。黄豆芽是“如意菜”,因为形似如意,象征着吉祥如意、万事顺遂;水芹有勤劳、勤勉的寓意,老一辈都会关照小孩、年轻人多吃几口芹菜,寓意新一年勤勤恳恳、奋发努力。以至于前几天还是每斤五六元的水芹,除夕当天的价格翻番,猛涨至是十四五元。多吃两口芹菜,让我们龙马精神、龙腾虎跃、大展宏图!

年夜饭最后一道一定是全家福的鸡汤,里面会放冬笋、蛋饺、肉圆、鹌鹑蛋、粉丝等。金灿灿的蛋饺像金元宝,寓意新年招财进宝,圆圆的肉圆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粉丝像“银链条”,也寓意着财源滚滚。年夜饭的点心一般是春卷和八宝饭。春卷也有甜、咸两种口味,甜的里面放豆沙,咸的则有荠菜肉、三鲜味等。

这顿年夜饭,婆婆烧了一大桌子的菜,冷盘、热炒、鸡汤、老鸭煲、甜点,足足有三十多个,饭桌上的盘子也叠了一层又一层。“年夜饭就是要多多益善,年年有余嘛!”我们一边聊着家常、看着春晚,一边吃着美味佳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吃饱喝足了,贴心的婆婆还另外多准备了不少菜让我们带回去慢慢吃,还有她亲手做的猪油年糕、糖年糕,以及我们爱吃的橘子、橙子、苹果、草莓、车厘子,沉甸甸的装满了后备箱。我想,这就是最大最浓的年味,是父母对我们最深最真的爱!

大年初一的早晨,按照苏州人的习俗,早饭吃了婆婆做的糖年糕和妈妈准备的小圆子。新年伊始,吃着甜甜糯糯的糖年糕和圆子,寓意着新的一年高高兴兴、生活甜甜蜜蜜,全家团圆安康。

平时主要关注自己的工作、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父母的忙碌和操劳;欣喜地发现孩子一年来又长高长大了,却猛然发现父母也在一天天变老。春节假期,趁着空闲多陪陪父母、孩子,感恩家人给我们的关爱,汲取力量,新一年奋力再出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