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舞龙:云起龙骧,扎根乡土的文艺灵感
2024-02-12 11:01:01

【开栏语】传承非遗技艺,赓续文化基因。中国人,又被称为龙的传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流淌着对“龙”的莫名情愫,龙文化也绵延至今。而在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非遗中,龙更是其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时值甲辰龙年,非遗又将演绎出怎样的“龙腾盛世”?

在六合竹镇孟周村,有一支特别的舞龙队伍引人注目。与寻常平地舞龙不同,这儿的表演者们脚踩近一米的高跷,共同擎起两条巨龙、一颗龙珠,在半空中舞出年味,也展示出竹镇人民的龙马精神。这便是竹镇民间文艺一绝——高跷舞龙。

高跷舞龙,“高一米”的艺术

踏着紧密的鼓点,身处高跷之上的15名表演者合着热烈的锣鼓节奏,欢快演绎“滚龙”“腾龙”“戏珠”“游龙”“双龙绕柱”等各种高难度动作,巨龙上下翻飞,各种精彩动作令人应接不暇。

“高跷舞龙加大了距离地面的高度,更有飞龙在天的震撼感。”据表演者介绍,高跷最高能达到120公分,演员不仅能舞龙、玩灯,还能演绎民间神话《观音出征》中的“双龙戏水”“花好月圆”“河蚌戏渔翁”等节目。

而竹镇当地的女子高跷舞龙更有其独特韵味。它柔中孕育着刚毅,收放自如,使神勇无比的龙显得格外灵动,也因此成为当地民间文艺中令人叫绝的一项经典。老队员张姐今年47岁,已经有26年的高跷舞龙经历:“我们从小就会踩高跷,刚学的时候很辛苦,脚踩高跷手中舞龙,这是对小腿和手臂力量的双重要求,所以要练很久的基本功。我们每天都在腿上绑沙袋,摔倒就用随身带的跌打损伤药抹一下,起来接着练,就这样一点点练出来的。”

推陈出新,乡土中生发新活力

高跷舞龙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生长于本地文化的土壤之中。它的成长史是竹镇多民族的融合史,也是本土文化的创新史。竹镇孟周村自古以来就有踩高跷的传统,三四成的居民能在高跷上健步如飞,这项本土绝活便是高跷舞龙的“根”。

同时,竹镇作为南京市唯一的民族乡镇,当地的回族、布依族、侗族等多民族融合,为本土高跷注入了新活力。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由多民族构成的竹镇民族女子高跷队便进行了“高跷+舞龙”的第一次结合。民族姑娘们脚踩1.2米的高跷,舞动双龙,从下关码头一直舞到新街口,令人叹为观止。以此为灵感,竹镇于2000年成立了六合区竹镇民族女子高跷艺术团,并在高跷中融入舞龙表演,女子高跷舞龙由此成型。竹镇的舞龙队凭借技艺的“新、奇、特”,还曾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得金奖。

2012年,竹镇女子高跷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016年1月,竹镇女子高跷被江苏省政府列入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镇的高跷舞龙逐渐声名远播。

薪火相传,“龙的传人”撑起非遗脊梁

竹镇高跷舞龙这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女子高跷舞龙队一棒又一棒的接力。“队伍里都是我们本地人,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规模,可以说这支队伍就像是我们亲手拉扯长大的孩子一样。”队员张姐表示。

女子高跷舞龙的队长透露:“逢年过节我们的演出很多,六合的各个地方我们都表演过,也应邀去过南京别的区。龙腾万里,这份热闹应该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队员也会进行轮换,不断让年轻的队员参与表演,这一份传承我们没有断过,未来也不会断。”

当地政府部门更是主动挑起了将高跷舞龙发扬光大的担子,不仅政府文化部门参与高跷舞龙队伍的组织策划、对接活动,竹镇镇民族小学也开展了含高跷舞龙、空竹在内的各项民族传统文化学生艺术团,经常性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表演。民小高跷舞龙艺术团将高跷技艺和传统龙灯完美融合,学生们踩在高跷上舞龙,集舞蹈、武术、杂技于一身,龙灯时而温驯柔和,时而气宇轩昂,他们年轻的肩膀撑起了竹镇高跷舞龙未来的脊梁。

新江北报全媒体记者 何子涵 张玉莲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