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柴 垛
2024-02-20 17:22:15

在城里碰见来自老家的几个乡人,他们告诉我,老家林子里常常有野猪奔窜,林子里很少有人砍柴火了,问我在城里还要不要搞一些木柴来取暖。

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旧年柴火的跳跃。

那些年一入冬,母亲就开始进山砍柴,她把砍下的刺槐、杨树、青冈、桐树、松柏树、楠木、杉树、黄荆树、杂树的枝丫在屋檐下、院坝中堆码成圆垛形。

砍柴的高潮,是在腊月,满山满岭的树都弯下腰来,低眉顺眼地等待农人去收拾它们旁逸斜出的、干枯的枝丫。母亲说,一年到头了,这也是给树木们理理发。母亲拿着的那把篾刀,在门前砂轮石上磨了又磨,发出明晃晃的光。母亲背着背篼进山,出山时码在背篼里的柴禾,高出了母亲半个身子。瘦小的母亲,背起的是一座小山,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喘着气回家。

柴垛,在我少年时的贫瘠年代,也是一个农家腊月里准备的年货。看一个农家是否殷实,门前看柴垛,进屋敲谷仓。门前柴垛码得要高大粗壮,屋里谷仓用手指敲打时要发出沉沉之声,这个家庭就是让人羡慕的。

那时父亲还在县城工作,砍柴的活就落在母亲身上。有年腊月,父亲周末回家,就和母亲一道进山砍柴。父亲是县城机关秘书,写起发言材料来一泻千里,但砍柴确实显得笨手笨脚,刺槐树上密密麻麻的小刺把父亲的手掌刺出了血。我那敏感脆弱的父亲,突然坐在山石上哭了起来,母亲如哄劝小孩子一样对父亲说:“你回去吧,你回去吧,我自己来。”父亲一把抓住母亲的手说:“我托人给你在县城工厂找一份工作,你莫种地了,莫砍柴了。”母亲生气了:“地不种,柴不砍,我们这一大家子吃啥,烧啥,我不去!”

我17岁那年高中毕业回家,接过了二伯给我在乡里铁匠铺打的镰刀、锄头、篾刀、铁锨,一套农具无声地告诉我,让我还原到一个种地人的身份上去。我望着那沟壑边的土地,祖祖辈辈们在泥土里匍匐翻滚了一辈子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的庄稼,土地上耸起的黑漆如墨的林木,我就想,把自己的一辈子交给它,也可以接受。

腊月里,母亲说,你跟我去砍柴。进入林中,松脂的香气、柏树的油味浸入肺腑。我在母亲手把手指导下,学着砍去树上伸出的枝丫、干枯的枝条,空寂山谷里时不时传出枝丫断裂的声音。我和母亲背着一背篼沉沉的山柴回家,我在前,母亲在后,母亲累了,她把背篼停靠在一棵槐树下,摸着胸口喘息。我也停下来等母亲,母亲说:“从今天开始,这个家的担子,你就要帮妈挑一挑了。”我歪过头去,山尖上的雾梦幻一般漂浮着。

把山柴背回家,在二伯的帮助下,我们把几天来砍下的柴在屋檐下、院坝中,堆码成柴垛。一个农家有了柴垛,年味儿就浓了。

然而,也就在那年腊月的一天,我家院坝的一堆柴垛突然失火,在劈劈啪啪的燃烧中,冲天火光把我家的房子映得通红。赶来的二伯说,让它烧吧,火头来了,可能好兆头也来了。

来年春天,我考进了离家3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工作。母亲说,看来运气是那把火给烧来的。

我还是一趟一趟回老家去帮妈妈烧柴灶。在风雪漫舞的大年夜,母亲从柴垛里抽出的枝丫熊熊燃烧着,锅里沸腾着诱人香气。柴火灶里燃烧的老树根有时发出“轰”的一声响,母亲小声说,老树也是有魂的,这是它们的叫声。

年夜饭后,一家人在堂屋中间燃起的柴火中守岁,一家人鸟雀一样叽叽咕咕说着旧年收成,新年希冀。但守岁到天亮的,只有憔悴的母亲。天刚亮,一锅奶白的汤圆已在柴火灶上的锅里翻滚了。

而今,母亲也早进了城。那旧时年月里的柴垛,时不时还在我心里“轰”一声燃烧起来,照亮昔日的温馨时刻。

作者:李晓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