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科技“盛宴”,在科幻中遇见未来!宁海中学在第十届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捷报频传
2024-03-01 09:53:11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以及清大紫育联合推出,以激发广大中学生对科学和文学创作的兴趣、繁荣科普科幻创作事业为宗旨,是一项由教育部公示认可的、面向全体高中生的全国性赛事!自2019年教育部开始规范管理和审核公示全国性竞赛活动以来,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已连续五年上榜!

近期第十届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省赛结果公布,南京市宁海中学在此项赛事中捷报频传、再创佳绩,收获了出色亮眼的成绩单!

本次省赛共有325位同学获得省级奖项,其中98位同学荣获省级一等奖,晋级参加国家级决赛,126位同学获省级二等奖,101位同学获省级三等奖,成绩喜人,可喜可贺!

图片

图片

图片


科普科幻作品具有超前的幻想和设定,能充分激发想象力,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源泉,现世的奇思妙想在未来或将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变量,进而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刺激社会进步。在新时代的召唤下,南京市宁海中学积极参加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以赛程为抓手,以点带面,希望推进科幻资源与中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而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宁海中学语文组全体老师们的积极动员和精心辅导,是学校及辅导老师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后援支持。在此,再次向指导教师和获奖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祝贺!也向全校师生及关心宁海中学发展的各界人士报喜!

冲刺决赛

为了让参加决赛的选手们提前感受比赛氛围、了解比赛模式,更有针对性地冲刺国赛,宁海中学语文组于2024年2月24日(周六)上午8:30举行了“共赴科技‘盛宴’,在科幻中遇见未来——第十届全国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决赛动员大会及辅导活动”,邀请专家名师为决赛选手们进行培训和辅导,在讨论中实现共智共生。

因天气原因,活动最后在线上腾讯会议展开,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是宁海中学2021级、2022级、2023级省赛一等奖获得者。会议由宁海中学王文彤老师主持,受邀专家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曹勇军老师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陆杨老师。

图片


曹勇军老师的讲座围绕着赛前辅导的主题展开。曹老师首先带着同学们进行决赛题目的领读,从决赛的命题形式和题目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在分析科普和科幻文体区别的同时,教授了很多决赛的创作技巧,比如如何审题、如何准备等;最后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如《带上她的眼睛》、改编《桃花源记》和优秀学生作品等,告诉学生们应该如何构思科幻文章、创作科幻故事,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的设定、逻辑的自洽和细节的呼应等,这对于马上要参赛的选手来说可谓是及时雨的存在。

陆杨老师的讲座主题是《未来科技狂想曲》。陆老师的讲座以科幻的十大主题为切入口,如基因改造、时空循环、机甲大战、怪兽侵袭、寄生异形等,通过挖掘几大主题的创作原型,向我们表明科幻是基于现实的变形和夸张,但科幻世界本身又是多元且绚烂、自成体系且光怪陆离的,因其无所不包和漫无边际令人流连忘返。陆老师的讲座令同学们发现,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周遭世界、并在观察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是多么幸福的一种能力,我们曾经在儿时拥有过它,但又在成长中逐渐失去它,也许科幻世界能让我们重新拥有这种能力。


图片


一上午的时间,同学们在专家的带领下,共赴一场关于科普科幻的知识盛宴,来了一次与科技和科学的浪漫约会。

科普科幻作品能通过超前的幻想和设定,刺激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同时也需要中学生们通过语言和文字将其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这又需要一定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这对于创作者们是一个考验,但也未尝不是一次酣畅淋漓又全新自由的思维漫游。

希望决赛选手们能受到启发,在决赛中创造新的辉煌!


育人策略

随着人们对前沿科学发展的关注度逐步升高,国家对面向未来的创新拔尖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创新需要更多的具有扎实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人才出现。

对于青少年人群来说,科幻作品对于科学思维和意识的启蒙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科幻作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往往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正是想象力在推动着科学的进步,不断优化知识的框架体系,它将在孩子心中埋下创新的种子,驱动其成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和科技创新的践行者。

宁海中学的育人目标是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我们进行科幻教育的目的,是试图在传播科幻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科幻校本课程、科幻写作基地、科幻文学研究等系列品牌活动,搭建科幻与科技的交流平台,以开放、多元的生态模式,推进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打造教育想象力孵化平台,助力教育创造力提升。



来源:南京市宁海中学

编辑:王蕾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