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南京市南部新城第一所公办初中——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初中迎来开学季。这所学校由秦淮区人民政府和南京外国语学校联合创办,集合南外、钟英两大教育集团办学优势,以“开办即优质”为目标,短短半年来,凭借精细化管理和丰富的学校课程收获了一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成为南部新城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学校党支部书记郭蜀宁表示,南外明远初中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在老师们的悉心呵护下,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能“看得见”。
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王生视察南外明远初中
南外明远初中开办仪式暨开学典礼
【看得见·优势】
传承名校基因,高起点起步
南外明远初中坐落于秦淮区校场大道28号,毗邻南京南站、雨花台区、江宁区,学校地理位置优越,硬件设施齐全,校内体育馆、多功能报告厅以及专业的音乐、美术、书法教室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环境。学校传承南京外国语学校国际化教育理念与钟英中学严谨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新时代学子。
南外明远初中学生在钟英教育集团运动会上一展风采
关注学生发展,家校社协同
南外明远初中实行精细化管理,关注每一个细节。从早到晚,从校内到校外,每一位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全方位的关心和指导。学校特别设计的《爱的摆渡》家校交流本,每日在学生、家长、老师之间传递,通过《爱的摆渡》,学生记录了自己的学习日常特别是所思所想,家长更直观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老师写下了许多学生成长的“看得见”。有了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学生在关爱中勇敢前行。
校本课程“模拟联合国”活动
记者了解到,南外明远初中的课程设计既延续了南京外国语学校课程的国际视野,又融入了钟英中学的教学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管理体系。通过课后延时服务等教学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快乐,实现个性化成长。
【看得见·成长】
爱上明远,学生分享N个理由
2024年初,南外明远在校园官微发布了学生自编自演的《爱上明远的N个理由》微视频,通过一个个学习生活片段,记录了学生的感动与收获。事实上,在镜头外,还有许多学生通过网络日志的形式,晒出了他们爱上明远的N个理由。
“我的语文成绩一般,在语文课上生怕老师看见我,更别说举手发言了。进入明远初中后,因为遇到了好老师,我上课也敢举手了,我的语文成绩也不断提高,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更是从‘小透明’跃升成了第一名。”初一1班的姚同学说,感谢南外明远初中的好老师们,让她爱上学习。
初一4班的王同学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赞不绝口。“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涵盖了实地调查、参观寻访、助民劳动这些寓教于乐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接触了解社会的场景。更关键的是,在明远,我们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看得见·责任】
倾听守护,见证拔节生长的力量
用爱与责任塑造每一个生命——这是每一位明远教师的教育信条。在南外明远初中,倾听与守护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学生的改变与成长也在悄然发生。
“发现南部新城之美”调研活动
爱的双向奔赴
讲述人:班主任郭老师
小俊——一个阳光却倔强的男孩。要强好胜的他在面对指责与质问时,却只会强硬抵抗。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发现小俊看起来闷闷不乐。经过了解,原来当天早晨小俊因为小事和妈妈发生了争吵,在学校的小俊想起妈妈既要上班又要照顾他的起居,内心既后悔又愧疚。我深知小俊不会当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我鼓励小俊把爱写在信里,用文字的向妈妈说出真实的想法。在小俊写信的间隙,我悄悄联系了他的母亲,提议她也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和小俊沟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打开母子之间的心灵之窗。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时刻关注着小俊。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与同学相处更融洽了,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上学期期末被评为“明远少年”。
在教育的路上,我逐渐明白,孩子们如同渴望关怀的小花,而我,也在不知不觉用爱与责任缝补了他们的内心,默默成为他们成长前行的守护者。
遇见适合的教育
讲述人:双胞胎学生家长
经过多次考察,我们最终为孩子选择了南外明远初中。尽管这是一所新学校,但是南外和钟英两大教育集团加持,让我们对教学质量很放心。事实证明,这里的老师不仅教学水平过硬,对孩子的成长更是关心呵护备至。
记得刚入学时,我的两个孩子成绩很不理想,班主任老师及时找孩子谈心并且和我们保持沟通,家校协同、齐抓共管,在老师的关心和鼓励下,两个孩子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当初回家写作业磨蹭,到如今独立、限时完成作业,孩子真正做到了老师所说的“把平时当考试,把考试当平时”,成绩也从原先的班级倒数进步到年级名列前茅。我们家长深知,这种令人欣喜的变化背后,其实是学校、班主任及每一位任课老师的倾心付出与帮助,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是学生前进的强有力支撑。感谢南外明远初中,给了孩子适合的教育。
元旦迎新活动
在南外明远初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所学校的拔地而起,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践行——尊重与关爱每一个孩子,看得见学生的成长,用爱与责任引领他们向着更广阔的未来探索。
学校地址:南京市秦淮区校场大道28号
联系电话:025-85635777
学校官微
通讯员 林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