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内容描述了一台“机器人巡警”在回派出所充电时遭遇了“闭门羹”的尴尬场景。此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戏言“机器人巡警”遭遇职场霸凌,而更多人则对这位机器人巡警的日常工作充满好奇。为满足大家的好奇心,4月8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的记者来到南京夫子庙派出所,一探“宁宁”的神秘面纱。
机器人巡警“遭霸凌”是不存在的
回派出所说“开开门”是必经程序
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台机器人走到一扇紧闭的大门前,语音礼貌地播放着:“开开门,我要充电了,谢谢!”旁边人来人往都在笑它。该视频短短10秒,配上“机器人巡警回派出所充电吃了‘闭门羹’”的标题,在网上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说:“机器人巡警遭同事霸凌,群众嘲笑。”还有人怀疑派出所同事长时间不给机器人巡警开门。
为了解开网友们的疑惑,4月8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的记者来到了南京夫子庙派出所进行实地探访。民警方雅君向记者解释:“其实并不存在未及时开门的情况。机器人巡警每次巡逻回来,都会在大门口请求开门,这是它的固定流程。”她进一步说明,夫子庙派出所有两个门,视频中机器人返回的那扇门是工作人员的专用通道,平时会保持关闭状态。每次机器人回来时,工作人员都会通过视频与其对接,并自动为其打开门。而旁边的玻璃门则是派出所的接待大厅,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
记者在派出所内见到了视频中的“机器人巡警”。它身高约一米,底部装有四个轮子,可以灵活移动。箱顶伸出的圆柱形立杆如同它的长颈,立杆可升降,顶部横梁两侧安装的两个摄像头,就像它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箱体背部还装有交替闪烁的警灯,增添了几分威严。更令人惊叹的是,它能够自主在夫子庙区域进行巡视,遇到障碍物时,还会主动提醒:“您好,欢迎来到夫子庙,我正在巡逻抓拍,请不要阻挡。”
方警官介绍,这位机器人巡警名叫“宁宁”,它配备了四路广角高清摄像机、一路红外热成像以及一路变焦高清摄像机,同时还搭载了升降式巡检云台,可以全方位旋转,最高可升至1.8米,实现360度无死角拍摄。宁宁不定期地在夫子庙参与警情巡防工作,当电量不足时,它会自主返回派出所充电,这也是网友们所拍摄到的“喊开门”场景的真实背景。
巡防反诈“宁宁”从未停歇
还肩负起寻找走失儿童的重要使命
夫子庙派出所所长朱明浩向记者娓娓道来“宁宁”的成长轨迹与日常任务。“为强化科技警务,深化景区安全防范措施,我们于2019年启动了机器人巡警的设计工作,并于2020年成功推出‘宁宁’。迄今为止,‘宁宁’已历经三次迭代,从最初以视频监控传输为主的第一代,到实现点对点互动与语音功能的第二代,再到如今智能化互动、反诈宣传与警务实战并行的第三代。”
朱所长进一步介绍道,“宁宁”体积小巧,行动敏捷,在人群中穿梭自如,与空中的无人机协同作业,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网络,覆盖了整个夫子庙景区。它不仅能够独立进行自动巡逻,实时传回拍摄画面,有效补充了监控盲区。同时,反诈宣传也是“宁宁”的重要职责之一,它萌萌的外观总能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每当新型诈骗手法出现,警方都会将其纳入“宁宁”的语音系统中,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游客提高警惕,防范诈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警务实战中,“宁宁”同样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朱所长透露,夫子庙景区因人流密集,儿童走失警情频发,而“宁宁”则成为寻找走失儿童的重要工具之一,显著提高了寻找成功率。“它能够锁定关键画面,安抚走失儿童的情绪,实时传输监控画面,协助专业力量迅速找到走失儿童。”
最近一起“宁宁”成功救助走失儿童的案例发生在4月5日下午。朱所长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当天,来自北京的游客一家四口在夫子庙景区游玩时,7岁的小男孩不慎走失,家人焦急万分。由于当天景区人流量高达42万人次,且实行了单向通行措施,寻找难度极大。民警迅速将走失孩子的照片发送到‘平安夫子庙守望联盟’群聊中,不久便收到了贡院西街一商户提供的线索。考虑到地点距离派出所较远,我们立即指派正在巡逻的‘宁宁’前往现场。‘宁宁’利用语音系统温柔地告诉孩子留在原地,家长很快就会赶来,同时提醒附近商户照顾好孩子。在派出所报警的家长看到‘宁宁’实时传回的视频画面后,终于放心了。这次迅速找回走失儿童的行动,赢得了家长的高度赞誉,他们纷纷称赞‘宁宁’的工作效率之高。”
记者发现,其中一位网友的洞察力尤为敏锐,他观察到“宁宁”的右眼部位似乎有一处突起,不禁猜测这突起可能是覆盖膜被撕掉的结果。对此,朱所长对记者表示,从视频画面来看,确实与网友的猜测颇为相似,但实际上,这突起之处乃是“宁宁”身上的一个智能化传播设备。
朱所长对于网友们对“宁宁”的关注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强调,夫子庙景区作为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南京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希望通过“宁宁”这样的智能机器人巡警,向游客展现南京公安队伍“文明有礼、平安有序、温暖有爱”的形象,让每一位来到夫子庙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南京公安的温馨与守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勇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