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新生儿肠道“跑”到胸腔把左肺给挤扁了!
2024-05-11 22:35:34

扬子晚报网5月11日讯(通讯员 刘威 孟红艳  张媛媛 记者 朱鼎兆)10日,刚出生的琪琪(化名)一哭闹就呼吸困难、浑身青紫,于是被紧急转至淮安妇幼保健院进行救治。医生检查发现,琪琪腹腔中的肠管竟然跑到胸腔里,把左肺几乎挤得看不出来了。

“我们检查发现,孩子患有膈疝,左侧胸腔基本被肠管占满。此外,纵膈也因为受到挤压向右侧偏移,导致右胸也被压迫影响功能。孩子血氧饱和度低,呼吸功能不好,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发作。”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夏顺林说。

膈疝是内疝的一种,是指腹腔脏器通过膈肌缺损移动到胸腔内的疾病状态。这种疾病对于新生儿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胸腔和腹腔被膈肌分开,相互独立。如果胎儿出现异常发育,在膈肌上留下缺口,腹腔中的脏器就会‘溜’进胸腔,抢占肺的空间。”夏顺林说。

病情确定后,小儿外科、新生儿科、手术麻醉科的专家对琪琪进行了会诊,确定了手术治疗的方案。

手术由小儿外科主任李炳主刀,腔镜进入胸腔后,只见小肠占满左侧胸腔。“新生儿的胸腔狭小,再加上被肠管占满,操作的空间很有限。而且脏器非常稚嫩,我们不仅要将错位的脏器归位,还要确保不能造成脏器的损伤。”李炳说。手术进展很顺利,医生将“乱跑”的肠管有序送回原位,并将缺损的膈肌进行了修补缝合。

手术完成后,琪琪的左肺逐渐复张,肺表面的颜色也逐渐正常起来。

医生表示,胎儿先天性膈疝发生率为1/2200-1/5000,绝大多数的患儿生下来就单肺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如果孕妈妈在产检中发现先天性膈疝,也不用太过于焦虑,可通过产前评估及多学科的联合干预、治疗,选择适合分娩方式和手术时机,也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