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精神喧嚣,这是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为读者描写的令人深思的金融神话,普利策奖得主埃尔南·迪亚斯用四重文本叙事的新作《信任》重写这段资本神话。日前,埃尔南·迪亚斯开启了中国巡回活动并来到南京大学,与著名作家毕飞宇、学者但汉松展开了以“文学中的历史迷宫”为主题的分享会。
美国作家埃尔南·迪亚斯1973年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后在伦敦和纽约求学并在纽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第一部小说《远方》(2017年)是普利策小说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奖的决选作品,获得威廉·萨洛扬国际奖、新美国之声奖等多个奖项。第二部小说《信任》获2023年普利策小说奖,入围布克奖,并正在由HBO改编为限定剧,将由《泰坦尼克号》女主角扮演者凯特·莱温斯特主演。
《信任》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文本结构,这本书由四个文本构成,第一个文本是书中一本名为由哈罗德·范纳写作的小说《纽带》,小说虚构了华尔街金融大亨本杰明和妻子海伦之间神秘的往事。第二个文本是由安德鲁·贝维尔写作的回忆录,金融大亨本杰明的原型就是安德鲁,他回忆了自己发家史,并将妻子米尔德丽德描述为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好伴侣。第三个文本是关于回忆录的回忆,作者是艾达·帕尔坦扎,艾达是回忆录的影子写手,是安德鲁金融帝国中的一名小职员,机缘巧合下帮助安德鲁写了回忆录。第四个文本名为《未来》,以意识流的方式重现了米尔德丽德这位神秘女性在瑞士疗养院的日记,与前三个文本构成呼应。
从读者的角度,毕飞宇表示自己被《信任》中的四个文本深深的吸引了,尤其是第三个文本艾达的回忆,艾达的父亲是一个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这对父女的描写毕飞宇认为极其精彩,“这个人不接受任何质疑,任何质疑都会遭受不成比例的愤怒,愤怒之后是沉默,沉默成为他的论点,这个人物极好,很渴望迪亚斯先生能把第三章延长一些。”迪亚斯对此回应道:“毕老师是一位真正的作家,马上就看出来这一点,以前从来没人如此清晰地捕捉到这一点。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讲我本人的人生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些故事就很无聊,但是我写这个人物的时候确实是挺难的,因为里面有太多的我父亲的影子。毕老师立刻就看到了,其实这个人物中间包含了许多特殊的成分。我非常感动,终于有人看到了这个。”
毕飞宇认为《信任》是一部探讨虚构的合法性的作品:“‘虚构’在人类历史上很长时间并不存在,诗歌是有的,虚构并没有。我们要虚构干什么?我们有日常生活,我们有历史,我们为什么还要虚构?……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历史,同时某种程度上来讲,也让我们看到小说的未来、虚构的未来,这个是极为精彩的。”
《信任》复杂的文本结构和历史书写让不少人看到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影子,实际上,作者迪亚斯在纽约大学的研究方向正是博尔赫斯的文学写作,在分享会中,迪亚斯也分享了博尔赫斯对他的影响。十五六岁时的迪亚斯非常喜欢在图书馆看书,当时图书馆没有电脑设备,所以只能问图书管理员找书,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有很多不存在的作者、哲学家的传记,但当年迪亚斯信以为真向图书管理员借这些不存在的书,“我从博尔赫斯处学来的人生第一课是文学不只是会去反映生活,文学还会侵入生活,它几乎可以从物理层面上触摸到你。”在对博尔赫斯的进一步学习研究中,迪亚斯还学到了另一课,“即抹去题材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在虚构和非虚构、在历史和讲故事之间的区别。”
《信任》这本书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关于金融资本,迪亚斯表示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他阅读大量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历史资料,此外还阅读了关于芝加哥学派的一些内容,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这本书本身是关于美国金融资本的,这不是奇幻小说,而是对世界的一种探索,对于我而言,最后一个文本中的人物米尔德丽德非常重要,她是这本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我很喜欢这个人物,在当时设计时她是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大反派。”
迪亚斯还提及了《信任》的另一个主题“声音”,“我想要表达两个东西的对比,一方面是被赋予了声音的金融行业中的男性,还有一些没有声音的金融行业的女性,希望让我的读者通过不同的‘声音’,通过我的文学形式去感受和体验到我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不是把我的问题以一种学术的形式呈现。”
但汉松认为《信任》不是一本典型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它充满了关于金融、历史、家庭的细节,还是一个丰富的文学风格仓库,作者迪亚斯所具有的文学技艺令人非常钦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