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好在商朝吃上了汽锅鸡?大学老师“刷”博物馆讲文物冷知识让人上头
2024-05-17 20:45:17

商朝的妇好就用上了汽蒸锅,唐宋时期的省油灯用了什么黑科技,潮汕地区英歌舞的渊源竟然与2000多年前的壁画有关……这些有趣的文物讲解视频是抖音博主“大脚老师”的作品。她是一位高校教师,业余爱好就是到全国各地“刷”博物馆,目前已经参观了120多个历史博物馆,全国的省级博物馆基本上已经看了两遍以上,还去过50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摸透了,她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知识,很多不同时期和出土地点的文物存在着发展脉络,文化一脉相承,于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做成视频和网友分享。

妇好在商朝就吃上了汽锅鸡?

博主科普历史冷知识让人上头

你敢想象,藏于河南博物院,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妇好(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墓中出土的汽柱铜甑,和现在云南的汽锅鸡器型的形态和原理简直一模一样?你有没有想过,奢靡的商纣王当年建造古今闻名的“酒池肉林”也许并不是用来喝的,可能是想通过泡澡把自己泡醉?

这些新颖有趣的历史冷知识,都源于一个名叫“大脚老师”的抖音博主,在她的视频中,将商代的汽柱铜甑和现代云南的汽锅鸡器型从各个方面做了详细比对:都是一个蒸锅,下边是篦子,中间有空心的铜柱,下边的水蒸气可以通过它进入上半部分;在幽默风趣的解说中,令人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汽柱铜甑与汽锅鸡器型

关于“酒池肉林”,“大脚老师”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以前人们觉得酒池里的酒应该是喝的,但是考古发掘出来那么多商朝的盛酒器,大的小的都有,为什么要用一个池子来盛酒?“有一次读文献的时候,看到一个案例,说有一位女士为了全身消毒,就在浴缸里倒入40%的酒精,把自己泡进去,结果再没爬起来。法医鉴定发现,她是酒精中毒而死,并不是溺亡的,那就说明皮肤通过吸收酒精达到醉酒状态。”

于是“大脚老师”便猜测商纣王修建酒池的目的是为了泡澡,因为商朝时期酒的度数很低,要是拼命喝酒,肚子会很胀,可能也醉不了,如果喝的同时把自己泡进酒里,通过皮肤吸收酒精,就可能快速达到醉酒状态。”

像这些藏匿于全国各地的历史博物馆中好玩、新鲜的历史冷知识,在“大脚老师”的抖音视频里还有很多......

周末打“飞的”参观博物馆

省级博物馆基本“刷”了两遍

“大脚老师”是个80后,老家在湖北襄阳,在广州的一所高校担任教师,专业是环境工程,和文物考古几乎不搭界。但她从小就对考古感兴趣,“小时候喜欢看纪录片和与考古有关的小说,虽然大学没有读考古专业,但一直保持着这个业余爱好。”

从2017年开始,她就到全国各地参观博物馆,“起初只是随便看一看,没有系统的研究和拍照,疫情期间,一些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机票,我就买了一个‘随心飞’,从2021年开始,每个周末都飞到一个地方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越看越入迷,越看知识积累越多,入了这个“坑”,她一有时间就会去,“因为我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只要有时间就会跑出去看博物馆,我看博物馆跟别人不太一样,比如去各地的省博,大点的馆一般都要看两三天,我就住在博物馆旁边的宾馆,每天早上9:00就进去,晚上5点多闭馆才出来去吃饭。我本来就习惯一天吃两餐饭,早一餐晚一餐,如果不去看博物馆,就是早一餐午一餐。”

为什么要看这么仔细?“大脚老师”是有心得的,“因为博物馆里很多有意思的点都藏在细节里,走马观花随便看看,拍个照片,那肯定是不行的,有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要赶紧查询,有时候还能遇到一些讲得很不错的志愿者,就跟着蹭听讲解。”

“大脚老师”其实是名高校教师

目前“大脚老师”已经参观过120多个历史博物馆,全国的省级博物馆除了西藏和台湾,她都刷了至少两遍,“第一遍要么用讲解器,要么请一些讲解员。第二遍我就不再需要这样的帮助了,有时候会蹭一下讲解,有时候自己查,而且还加入了一些博物馆和中国古建筑爱好者的群,不懂的东西也可以在群里问。”

除了去省级博物馆,“大脚老师”还看了很多地市级博物馆。在参观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赶紧查,截个图,偶尔再复习一下。把全国省级博物馆的文物全部刷了一遍之后,再去其他地方看文物,基本上都能看懂,某些博物馆的疏漏和错误也能够识别出来。

看了那么多博物馆,“大脚老师”有了不少心得,她说看商朝文物一定要去郑州、洛阳和安阳。春秋战国到汉朝这一段的文物在中原地区的博物馆里比较丰富,有些市博物馆也值得一看,“里边也会有一些省级博物馆没有但却很有意思的东西。”

“大脚老师”说,看唐朝文物一定要去西安、洛阳和青海,青海有个血渭一号大墓,里面出土的唐朝金银器非常精美。湖北也是文物大省,主要是看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大墓,湖北还是研究明代藩王文化的重地,藩王墓里出土的东西也很丰富,首饰特别漂亮。湖南有马王堆,广东有南越王墓,里面的西汉藏品都不错。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脚老师”来了两次,看了三天,“南京博物院很厉害,我看了三天,把我累坏了,但是依然感觉是走马观花。”

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跑一圈之后,她关注的不仅是文物,还对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有不少体会,这方面她还是更喜欢江浙一带的博物馆,“因为那里特别有人文关怀,参观的时候感受非常好。比如浙江省博物馆或者苏州市博物馆,里面的椅子特别多。有些地方的博物馆藏品虽然很多,但是参观者经常没有椅子可坐。”

看完博物馆要“做作业”

寻找有趣知识点拍短视频

做视频是“大脚老师”的一个业余爱好,“也算是自己看完博物馆之后的总结,把自己看到有意思的东西记录下来。”

目前已经做了100多期视频,文案都是自己写的,她的语言风格有点幽默,“我本来就这样,虽然理工科类比较严谨,不过生活中会有一点冷幽默。”

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大脚老师”发现不同博物馆的某些文物可能存在关联,有一个演化的途径,“我就去想象古人是怎么生活的,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然后把它们串联起来。”

“大脚老师”参观过的博物馆

有些文博类博主做的视频可能只是在博物馆里拍的一些照片,配上比较火的音乐,再配一点文字,“他们讲的只是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甚至可能不是完整的知识点,只是讲一讲器物的材质,叫什么名字,但对于它怎么来的,可能就讲得不是很清楚。我就想把有些东西能串联起来,比如说古代的武器戈,是中国特有的武器。戈是怎么来的?古代有石镰,古人可能从中获得启发,然后演化成武器。我讲戈的时候也会讲到矛。我查阅文献发现,古人使用戈的时候,在它的杆上绑有一圈或几圈羽毛,毛尖朝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阻挡血流下来,以免拿在手里打滑。羽毛绑的多一点,在刺杀敌人的时候可能还有迷惑作用,这种羽毛后来就演化成了红缨枪枪头上的红缨,它们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

很多文物的发展演变有脉络,器型变化可以仔细研究。考古学家虽然在这方面更专业,但是学术论文比较枯燥,如果面向普通大众,通俗一些更容易被接受。

很多文物的使用方法在博物馆里也不一定有说明,有时她就查文献,有时在网上看别人的分析,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下来。有一期视频做的是汉朝时期的一种小盆“鋗”,平底,有环,它的名字来自于上面刻的铭文。海昏侯墓和徐州狮子山汉墓都出土了“鋗”,但用途却不一样。“在海昏侯墓里的‘鋗’刻有‘昌邑食官鋗’的铭文,是由食官管理的,是一个餐具。徐州楚王墓的‘鋗’刻有‘浴沐’两字铭文,而且里面还放了三块磨脚石,楚王显然把它当成了一个洗脚盆。我觉得这个知识点很有意思,就做成了一期视频。”

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专家型导游和讲解员走红

因为是环境专业出身,“大脚老师”对于文物的材质更为关注,还关注其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器型去猜测它的作用。“有一次在南越王墓里看到一个瓮,它的口特别小,可能就像鸡蛋那么大,有人说它是装水的,有人说是酿酒的,我认为可能用来盛酒,也可能用来酿酒,因为那么小的口容易密封,酿酒需要厌氧环境。”

抖音博主“大脚老师”

“大脚老师”还有一个新计划,就是到一些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实地探访,然后结合考古发现和博物馆里的文物,复原当时的事件。“我们在学古文的时候,里边涉及一些地名和青铜器,现在的读者可能不太熟悉,我想进行实地探访,打算先做‘郑伯克段于鄢’。郑国的国都和郑君的弟弟段叔分配的鄢其实都有遗址。暑假的时候开车去河南,到‘郑伯克段于鄢’所涉及到的一些地方拍摄视频,然后结合考古发现讲一下这篇古文,复原当时的这个历史事件。”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指导,抖音发布《2024抖音博物馆生态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在抖音打卡博物馆的作品数量同比增长34%,带动博物馆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49%。博物馆正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许多年轻人爱上了“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报告显示,一批专家型导游和讲解员在抖音走红,开辟了博物馆文化普及的“第二课堂”,抖音博主“大脚老师”讲解文物就是其中一个优秀案例。

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编辑|徐韶达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