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点亮残疾人“心灯”
2024-05-19 10:55:39

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近年来,江北各区强化措施、多管齐下,在残疾人就业创收、精神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下功夫,打通残疾人“幸福通道”,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自主性、便利性和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引导残疾人积极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用爱心与温暖,点亮残疾人的“心灯”。

江北新区:科技引领,点亮助残之光

科技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和算法,它还承载着温暖和希望,是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为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融合,江北新区投入开发了“小北助残”信息化平台,通过科技的力量,实现残疾人居家托养“七助”服务线上下单,助残服务机构快速响应,区、街道残联实时跟踪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务。同时,新区还创新性地融合民政养老、卫生医疗资源,实现小北助医、银发顾问、时间银行、失能照护服务等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品质。

“这个平台能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儿童康复训练时长,远程监管工作人员上门康复,全面掌握残疾人家庭环境无障碍改造成效。”新区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北助残”信息化平台能够实时展现全区各助残机构服务画面和数据,并通过大数据比对功能,全方位追溯助残服务流程数据,为精准帮扶提供依据。

浦口区:心中有光,奏响希望之歌

眼睛看不到世界的缤纷,却可以用音乐作为世界的光。在浦口区,有一支由四名视障儿童组成的乐团,他们以“追光少年乐团”自称,用温暖坚韧,高歌希望。

“追光少年乐团”四名成员平均年龄7岁左右,均是先天视障儿童。视力有障碍的他们,在别的领域显得“天赋异禀”。“我们团里的小瑾瑜学琴三年,已达到钢琴10级水平,没听过的歌曲,只要给他听一遍,他就能流畅的演奏出来。”乐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音乐给特殊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身心愉悦,而且在调节情绪、促进康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四年来,“追光少年乐团”已经参加各种公益演出近20场,南京市残联也表示拟推荐“追光少年乐团”参加江苏省残疾人文艺汇演。国内首部残障儿童励志成长动漫片《奔跑吧小兵》制作公司已主动联系他们,明确表示请他们演唱主题曲《梦的力量》。

为帮助残疾人打开参与文化活动的窗口,浦口区残联积极与区文化馆、“四度琴行”等社会机构合作,在南京市率先成立了“浦口区残疾人艺术团”,开办声乐班和钢琴班,并为经常参与文艺活动的残疾人发放劳务补助,让残疾人在身心娱乐的同时,也能提升积极性,增加经济收入。

六合区:政策护航,多渠道助残就业

近年来,六合区残联坚持把落实残疾人就业民生实事项目摆在突出位置,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扭扭棒可以自由弯曲、折叠,用颜色的搭配就可以做出一朵生动的小雏菊……”在六合区横梁街道爱文残疾人之家,一场面向残疾人的手工制作小雏菊培训活动正在举行,大家互相欣赏,互相交流学习,现场气氛热烈。“帮助残疾人掌握一门技能,就是帮助他们获得一个就业机会,简单的手工制作,也能为他们带来些许收入,树立他们坚强生活的信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手工制作课堂,六合残联还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残疾人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新路径,组织开展定向培训。“我们将于本月下旬开展残疾人直播带货培训班,可以操作智能手机或电脑,对直播带货有浓厚兴趣的残疾人都可以参加。”值得一提的是,六合残联开展的直播带货课程囊括新媒体账号搭建、培养营销思维、直播入门秘籍等多个阶段课程,从残疾人的实际出发,帮助他们乘上“直播快车”,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此外,六合残联还积极在平台发布各类残疾人招聘信息,定期组织残疾人招聘会,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新江北记者  朱葛嫣然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