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盐城经开区全力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2024-05-23 13:16:31

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补短板、扩供给、提质量,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从“有质量”向“高质量”转变,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的美好期盼。

坚持需求导向

优化资源配置

风雨操场、生活体验馆、科学发现室……盐城经开区步凤镇中心幼儿园改造工程在紧锣密鼓推进,目前装修进度整体完成70%,室外配套完成60%,预计5月底基本完成,致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功能完善、温馨舒适的学前教育环境。

盐城经开区坚持一盘棋统筹、一体化推进、一揽子保障,把幼儿园建设纳入到了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在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确保经费逐年增长、落实资源配置等方面不遗余力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自2021年以来,盐城经开区新建成长江路、盐幼专和雁荡山路等9所公办园,增加学位3090个。目前全区共有11所幼儿园,除新启用的2所幼儿园外,均为省市优质幼儿园,更好满足未来5-8年新增适龄儿童“有园上、就近上、上好园”的需求。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专业素养

盐城经开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全区共有幼儿专任教师309人,保育员130人,实现各类幼儿园“两教一保”配备标准全覆盖。

该区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严格按照“名园+新园、公办园+民办园”的工作思路,成立区学前教育工作室,配备专职教研员,全面落实幼儿园全员定期培训和轮训制度;组建5个学前教育共同体,实行一体化管理,推进全区学前教育资源共享、质量共进和协同发展。实施“三航工程”,梯次培养骨干教师,与应彩云名师工作室、南通大学时松教授等学前教育专家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高端研修,高位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目前,该区有市名师工作室1个,培养了42名市、区级骨干教师,申报省、市级课题28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39篇。连续多年承办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现场会。今年初,时松教授携该区幼儿园教师开设生成课程公益直播,近万人次观看并点赞。

着力内涵建设

提升保教质量

创设园本特色。盐城经开区鼓励各园发现、挖掘和整理园所资源,巧用乡土资源,推进特色园所建设,逐步形成“一园一品”多样化办园格局,营造了汽车主题环境、“香花香草”美育环境、“蜜蜂小镇”等温馨育人场所,打造了绳彩飞扬、灵动足球、玩转篮球等特色课程。开发区幼儿园荣获“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阳光幼儿园获评“江苏省体育特色(小篮球)学校”。

推进课程游戏化。盐城经开区将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全区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组建课程游戏化“指导中心组”,开展课程游戏化研讨、优秀游戏案例评比、区域布置等活动,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目前,全区有“畅游田园 悦享野趣”等8个区级项目,以“五域共进:生成课程推进的实践探索”为题,积极申报省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

深化幼小衔接。盐城经开区通过“一日生活渗透”“感受小学生活,体验伙伴真情”小学体验日、幼小衔接主题教研、“三长”见面会等活动,从“家园”“园校”“园社”三个维度,建立机制、整合资源,减缓衔接坡度,消除家长焦虑情绪,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2021年,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结对,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幼小衔接结对试点园(校)。

下一步,盐城经开区将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方向,进一步扩资源、调结构、增普惠、提质量,加快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让“幼有善育”的美好愿景惠及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通讯员 尹丽珊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