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在现场】视频|市民吐槽道路设计存在缺陷已有惨剧“为证”,交警介入调查,建设部门称符合规范
2024-05-25 13:03:50

5月24日,读者吐槽扬州市江都区一处道路设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就在他向相关部门反映后不久,即出现致人死亡的惨剧。他希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关注此事,并引起社会重视,不要再发生类似事件。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正在调查这一事故。相关部门称,道路设计建设符合相应规范,多条道路采用类似设计方案,后续综合评估工作正在开展。

道路改造现场

热心市民:右转车道末端修建花坛不合理,已有人撞上导致死亡

“我们扬州市江都区新都北路和泰山路交界处的十字路口正在进行改造,但我认为设计上存在安全隐患。”江都市民朱先生反映,该路段单侧是三条直行道和一条左转道,最右侧的是直行道兼右转车道,目前也是公交车道。原先好好的路口,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同意的,在最右侧车道的末端中间位置修建花坛,周边没有任何警示标志,“我19日就向12345反映了,结果22日晚上有一个骑车人撞上花坛导致死亡。虽然此事与我无关,但我23日凌晨两点多钟去了现场,并找来两个警示锥桶放好,以提示骑车人注意。这件事希望媒体能够关注,并引起社会重视。”

记者现场看到,新都北路主路双向六车道,到红绿灯处时,单侧变为四车道。此前是三个直行道一个左转道,改造后变成两条直行道、一条左转道,最右侧的直行道兼右转车道。右转车道末端修建了花坛,花坛前放置着两个警示锥桶。朱先生告诉记者,他向12345反映情况后,得到回复,该道路改造设计是经过交通部门和住建部门认可的,江都很多道路都是这样改造设计的。自己也向交警部门进行了反映,对方表示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都是由主管部门实施的,他们承担的是道路管理职能,对此自己也表示理解。

现场放置警示椎桶

相关部门:设计渠化岛可缓冲机动车右转速度太快,避免碰撞行人

“我是从事代驾工作的,天天在路上跑,对每一条道路相对比较熟悉。出事当晚,我就知道了情况,第二天打电话给住建部门,告诉对方发生了有人死亡的惨剧,对方表示很惊讶。”朱先生说,自己去现场看了又看,发现花坛上撞击痕迹明显,“白天还好一些,晚上视线不好,如果骑车人的精神状态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话,很容易发生危险。出事的那个晚上,我一夜都没睡着。后来我向住建部门反映,这个设计有问题,为什么不立即停下来整改,造一条路,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改。”

扬州市江都区住建局工程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类似新都北路这样的情况,在江都是比较多的。这样的设计,也是符合规范的,“我们这样设计,是防止机动车右转时,速度比较快,如果刹不住,可以直接拐上渠化岛,避免和行人发生碰撞,造成危险。总体而言,这样的设计,是防止右转机动车突发险情,起到缓冲的作用。我们认为这样的设计理论上是没有安全隐患的,骑车人发生惨剧值得同情,希望能够安全规范骑行。”

工作人员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22日晚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目前交警部门正在处理,尚未给出事故结论。对于热心市民反映的情况,他们已经向相关领导进行汇报。因为类似道路远远不止这一处,因此后期要进行综合科学评估,经过多方会商,拿出可行方案。

记者从江都公安交警部门获悉,22日晚发生的为电动车单方面自撞事故,死者为一中年男性。目前,相关检验检测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

对于热心市民反映的这一问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继续关注相关进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