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已圆满落幕,现在要开启实现梦想的下一站了!那么,该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呢?2024年,恰逢南京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招办与扬子晚报招考部落联合推出“2024书记天团”——“与高中生朋友谈学医”系列短视频,由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领衔,特邀10所附属医院的党委书记们一起,为想学医的同学们带来最权威、最全面、最专业的解答。
本期视频邀请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庆国,与同学们谈谈学医。学医要具备的“五大能力”,听听他怎么说。
【学医·书记说】
同学们,医学是一门可以直接帮助别人的学科,若你有志于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和国家,成为一名好医生必将是值得你毕生追求和奉献的目标。在一张张治愈后的笑脸里,你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公益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我们秉持“技术领先、现代智能、人文浓郁、和谐温暖”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也承担着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使命。我们依托南京医科大学“双一流”高校的优势资源,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梯队和人才培养体系,为医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未来属于青年,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寄希望于青年。同学们,欢迎报考南京医科大学,希望你们怀揣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问“医”答】
1. 作为南京医科大学教授,您认为南医大的氛围如何?
答:作为一所医学类高校,南京医科大学不仅为学生铺设了丰富多元的学习道路,更在医学生的培育上展现出卓越的专业性和专注度。学校致力于为同学们提供更深层次、更高水准的专业训练。在这里,同学们有机会与国际顶尖的医学专家、研究学者近距离交流,汲取最前沿的医学知识,为未来的医学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2.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同学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学习条件?
答:南医大第二附属医院也是南医大的第二临床医学院,我们为同学们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培养体系。2019年启动的“优苗计划”为本科生定制导师、名师;“心佑育人坊”,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直面基层、直面社会,厚植医学生的人文情怀。
3.您觉得学医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答:若同学们选择医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着重锻炼五大能力:
第一,沟通能力。作为医生,与患者、与同事之间的沟通是建立信任、传递关爱的重要桥梁。
第二,思考能力。从现象到本质抽丝剥茧是优秀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钻研能力。学医无法速成,孜孜不倦、吃苦耐劳、诚实可靠是重要素质。
第四,动手能力。医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练就精湛的医术更需要实际操作技能,同学们要把握每一次实践机会锻炼自己的双手。
第五,外语能力。精通外语不仅对大学阶段的学术探索至关重要,更会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4.从2014年开始,“心佑工程”团队帮助了不少先心病儿童以健康的状态回归正常生活。请问,当初是怎样的一个契机决定做这件事?
答:“心佑工程”并不是经过酝酿或者准备才产生的。 我们团队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遇到特别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
我们发现,很多患儿往往出现了严重症状才送到医院,已经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所以我们决定送医上门,到苏北基层或者青海、新疆、西藏这些偏远地区,免费给孩子们做先心病筛查,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到二附院来免费治疗。
从这个角度上讲,医生的职业是可以直接帮助到身边的人。医生的成就感和人生价值也正体现在患者被治愈后的笑脸里。
统筹 蔡蕴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见习记者 刘梦琦
摄影 罗皞 高一鑫
剪辑 庄建剑
海报 肖甜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