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28日讯(通讯员 童雯 记者 万凌云) 高温警报再起!镇江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又要直冲37℃。高温之下,警报不断,近段时间江苏大地多人“中招”。
急诊医生陈雪箭
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又名镇江二院)急诊科医生陈雪箭介绍,急诊科已连续数日接诊抢救多例中暑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
陈雪箭说,西医把中暑分成三个等级,分别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为“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同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中暑等级
先兆中暑: 在高温高湿情况下,体温略高,开始出较多汗并同时出现口干舌燥、四肢无力、动作力不从心、以及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
轻症中暑:具备以上症状,体温开始逐渐升高并上升至38 度以上,面色潮红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以及四肢冰冷和血压下降,血糖降低等轻度中暑症状。
重症中暑:同时具备以上症状,并出现痉挛和昏迷心率加快,皮肤无汗,体温上升至40 度以上,可能合并多个脏器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那么,中暑后怎么办? 赶紧降温!具体措施如下:
①脱离现场环境: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患者平卧,脱去全身衣物;②降温!!!用凉水或湿毛巾擦拭全身,风扇、空调、冷水浴等快速降温的方法都可以采取;③补充水分: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经口服饮品,条件允许可以静脉输液补充液体。
而重度中暑死亡率高达70%,时间就是生命,在完成上述治疗措施后,应尽快拨打120,将患者送至医院治疗。
中医的中暑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暑跟西医的中暑一个范畴,可称作“阳暑”;广义中暑则包括“阳暑”和“阴暑”。
“阳暑”是在高温伴高湿或烈日暴晒过久的环境下,由于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热病。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发生阳暑时,应尽速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脏器衰竭等并发症,中医常辨证论治,分为暑入阳明致气阴两伤症,暑犯心包致热余气机症,暑热亢盛致肝风内动症,阴损及阳致气虚欲脱症。
“阴暑”是指夏季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以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而为病。是由于静而得之,故名“阴暑”。所谓阴者,即风寒之邪,所谓暑,即感冒夹杂暑热或暑湿,或伴有腹泻,属于伤寒的范畴。主要有风寒感冒夹湿、风热感冒夹暑、暑湿感冒腹泻三种。
不论阳暑还是阴暑,都需仔细辩证后,可采用汤药、中成药、针灸、刮痧等方法综合治疗,往往可以取得非常显著功效。
那么,“中医”如何预防中暑?具体措施如下:
①合理安排室外活动: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②做好防晒措施:涂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选择轻便、宽松、透气的衣服等;③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及时喝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可适当补充一定盐分。可适量饮用解暑饮料:如绿豆百合汤、酸梅汤、乌梅饮、清络饮等,能够有效的消暑降温。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