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世家的兴衰
2024-08-29 15:13:54

近日,叶兆言新书《璩家花园》面世,让熟悉老南京的读者想起甘家花园和胡家花园。在书中,璩家花园建于清中叶,祖上做皮货生意,颇有家资。这也让不少读者想起老南京的世家伍家来。

南京地方史志专家金戈先生研究本土文化多年,曾出版《金陵世家》一书。本期微史记周刊就邀请到金戈先生,从叶兆言的这本小说出发,讲述南京数千年间的“世家”故事。

南京有多少世家

微史记叶兆言的这本书虽是一本虚构小说,但很多读者都想到南京历史上的一些世家。从目前披露的内容看,璩家祖上做皮货生意,后人做钳工。这里是否有一点真实的历史的影子?

金戈:历史上,南京有很多世家。祖上做皮货生意的,有伍家;后人中做过钳工的,有朱家;后人中当工人的,还有胡家。叶兆言的《璩家花园》是小说,应该没有固定的某一个世家原型,但虚构也好,历史也好,都是唤醒人们对南京文脉的关注。这都是好事。

微史记最近热播的影视剧《孤舟》提到了苏州的世家,叶兆言的小说也讲到了世家。究竟什么是“世家”?和“士族”有什么区别?

金戈:“世家”一词,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是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但我们现在用“世家”一词,已不仅限于“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官宦世家”,更多的是指那些世世代代保持了独特家风和文化传承的家族。我出版的《金陵世家》一书即取此意。

“士族”一词,让我想起六朝,想起六朝时期南京的“王谢”,想到“九品中正制”。“士族”,往往指的是东汉后期,特别是南北朝时,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的大姓豪族,他们自成一特殊阶级,以别于庶民,称为“士族”。隋唐以后,金陵也就没有了“士族”,而“堂前燕”也早已飞入百姓家了。

微史记若从南京建城算起,迄今为止,南京有多少世家?

金戈:历史上,对南京“世家”进行研究的人也有不少,最为集中展现的,有一本书,是清末民国初期的方志大家陈作霖所著的《上元江宁两县乡土合志》,其中有一章便是“本境世族”,记载得很详细。只是里面的很多信息,与今天已经无从衔接,无法一一对应了。

从居住时间来看,在南京生活600年以上的原住民有“甘”、“陈(作霖)”、“伍”、“郑”;即便是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姚”、“童”也有100年左右;还有“蒋”、“万”家族,即便他们其中一部分人带着本土文化的熏陶,去上海创业,但“根基”都在南京,他们“发家”的起点也在南京。

这些“世家”,绵延时间最久的,据我所知,是“金陵甘氏”,可以一直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国丞相甘茂。秦上卿甘罗、东吴时期的将军甘宁、东晋时期于湖敬侯甘卓均出自甘氏家族。甘氏家族世居南京江宁区小丹阳小甘村,明朝中期举家迁入南京市区。乾(隆)嘉(庆)年间,甘国栋行商致富,在城南南捕厅买地建房,嘉庆四年(1799年)正式迁居于此,经过几代努力,渐成“九十九间半”的庞大格局。

甘氏迁入南京新居后,以友恭堂为新堂号。所谓“友恭”,即“兄友弟恭”,友恭堂大厅中悬挂的“友恭堂”匾额。甘氏子孙皆承此家族遗风。在家风文化的影响下,甘氏家族人才鼎盛。

伍氏家族明初迁居金陵,始祖伍儒是外国人,原籍西域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因精通历算天文,于1369年到南京任职回回钦天监。居住于天津街。自他之后,连续六世都任职于钦天监。到明神宗时,六世祖伍浩任职于礼部,之后转而从商,做起了国际贸易,经营与中亚民族有关的皮毛生意。伍浩生八子,分立八堂,其中两堂世居南京三山街、铜作坊。伍氏出过一位回回探花伍长华,鸦片战争前夕,他和林则徐一同在湖广地区禁烟。他居住的探花第位于中华路152号,现已不存。

伍氏家族中有名者还有金陵才子伍元芝、与鲁迅同行的教育家伍仲文等。

伍氏家族的探花楼位于中华路,现已不存


历史同样悠久的还有马府街郑家、花露冈顾家、万竹园邓家、棉鞋营赵家,等等。

这些世家,按照对国家和社会的所做出贡献的领域看:政治方面,有始祖为卞壸的卞家的“忠”、有抗英禁烟的民族英雄邓廷桢邓家的“义”;经济方面,有将丝绸行销海外的钓鱼台吴家;文化方面,有在历史、文学与艺术遗产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伍、程、胡、朱、万家;在航海、教育、文化、建筑等方面,自然是郑、陈(裕光)、姚、杨、童等家。

世家为南京文化的形成贡献了什么

微史记因地理位置原因,自古至今,南京都是个“移民城市”,人员流动性很大。数千年来,像伍家这样的外来人员在南京定居并形成“世家”,为南京本土文化添加了什么样的新鲜元素?

金戈:东晋永嘉南渡及清末,是南京最大的两次移民潮。南京老城南门西地区有一条古街巷,名为“同乡共井”,全长仅仅五十多米。我以为,这个名字饱含深情厚谊:“同乡”,说的是他们有着同宗同乡的血缘和亲情;“共井”,说的是,由于战乱、因旱涝或因人多地少,他们从离乡背土到同饮一泉水。有一句俗语“一担箩筐下江南”,说的是同治四年(1865),清廷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到江南地区。太平天国后期,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移民来到南京,其来源既有湘淮军退伍军人及家属,也有扬淮的盐、苏锡的纺织商人、浙江的南北货商人,以及各地来南京重修城墙和贡院的民工。在这里,他们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和原住民汇聚到一起。于是,北方的刚烈、朴实与南方的儒雅、纤巧在这里融合。

无疑,他们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就文化“元素”而言,既有保持江南吴文化本色的卢家,也有来自中原的冶山卞家和万竹园邓家;也有徽文化的“印染”,如钓鱼台吴家和大百花巷程家;更有随着现代化进程带入的斑斓色彩,如汉口路陈家及清溪村朱家。

这些世家,从物质层面上看,为南京留下众多的名人故居和纪念馆,闪烁着旧日的光芒;图书馆和书店里的著作,持续不断地向大众提供不同品味的“精神大餐”。

从精神层面上看,诸多学科的历史进程里,回响着他们坚定的足音:文学之都的名片,少不了出自程氏家族的《金陵赋》。程家居住在大百花巷11号,是程先甲于20世纪初购置,百年以来,程家一代代人在此坚守;“天下文枢”的名头,少不了出自顾氏家族的《客座赘语》,顾起元57岁辞官,把自己在南京花盝岗的杏花村宅邸更名为“遯园”。其家族后人在此生活400余年。遯园于1972年被拆除;此外,还有甘氏家族的《白下琐言》、胡氏家族的《白下愚园集》等地方文献的经典,都为南京文化增添了光彩和魅力。

独特家风让世家得以传承

微史记数千年的历史中,这些世家,因何而兴?又因何而衰?这些世家的兴衰对今天有哪些借鉴意义?

金戈:要说他们的兴衰,自然和“国运”的兴衰息息相关。“家国同构”,这些世家与时代同命运、共患难。六朝时期,王谢家族在乌衣巷扎根200多年,589年隋灭南陈,王谢子孙各奔天涯。一个士族或者说世家,就这么消失了。

在天翻地覆的时局变化中,我们应看到这些世家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与魄力。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到“留学热”,再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引入和本土化,这些世家也经历了重大“转型”,重点体现于家庭教育内容的更新和职业选择,更体现于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甚至是英勇就义。

南京这个城市,素来就有尊敬先贤的优良传统。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的,自然是他们各自独特的家风。

金陵蒋氏以运输官盐起家,成为南京首富,虽是富商,但他们好读书好写作,培养出叔侄两代院士。中科院院士蒋锡夔先生,年少时学着父亲写日记,父亲看了后告诉他,写日记“第一在于自省一日之行为,第二才是一日之心得和事务记录,这样的日记才得其用而不虚其说”。日后,蒋锡夔不仅记录了某些事情,而且还写下了自己对于发生某些事件的思考和反省。对于自己留学后选择回国,他的解释是:因为自己曾经许下两个诺言:一个是立志为祖国服务,另一个就是学成之后回到父母身边。他还说:作为一个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言而有信”是我基本的道德标准之一。

还有一件事让我深深感动:陈裕光校长不但教学有方,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细致入微。他教导学生在修得君子之气质、绅士之风度的同时,还要养成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思想的美德与习惯。在家中,对子女,他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女儿陈佩丽邀请同学来家里聚会。正巧陈裕光先生回来,同学们一下子变得拘谨起来,变得轻声细语、蹑手蹑脚起来。过了一会,他们看到校长走下楼来,戴上礼帽,拿起手杖,和蔼地同大家打声招呼,便走出寓所大门“办事”去了。于是同学们尽兴地欢聚了一个下午。当佩丽送走同学,回到寓所,却发现父亲在书房里面看书。原来,陈裕光先生回家后,发现一下子楼下安静起来,他意识到是自己把她们给吓住了。于是,他便佯装外出办事。出了寓所大门,他并没有离开,而是绕小楼转了半圈,又悄悄地从厨房小门上了二楼书房……

点滴之间,显示出做家长的爱心与智慧。那些同样聪慧的子女们,自然心领神会,最终自然能够成人成才。

所以说,良好的家风也是这些世家能够绵延数百年的原因。我觉得这些故事,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伦理和感情生话,如何正确理解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到如何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工作、劳动、学习……,都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