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南京市汇通路小学今日开学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9-02 17:53:15

9月2日,由南京地铁小镇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江宁区教育局、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合作共建的公办小学——汇通路小学正式开学,首批一年级萌娃,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崭新的校园,踏上成才之路。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从2023年2月开工建设,到今年8月竣工交付,不到两年时间,一所高品质的小学在地铁小镇拔地而起,补齐了板块公办基础教育的短板。这也是继2020年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开学后,仙林外国语学校落户地铁小镇的第二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加快导入,不仅是周边群众的“民生红利”,更将转化为推动地铁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政企合力共筑教育高地

数字化的纳米多媒体教室引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配备了专业级灯光的报告厅为孩子们打造了展示才艺的舞台,能容纳千人的风雨操场或许将走出未来的奥运冠军,窗明几净的智慧食堂搭载了餐具自动回收系统……走进竣工不久的汇通路小学,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精心规划与时代气息。

“放眼这片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校园,我们的办学条件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汇通路小学校长顾晓丽漫步在校园中,脸上洋溢着骄傲与自豪,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希望与梦想。从智能化的教学设施到绿色环保的校园环境,从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到严谨务实的教学管理,学校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打造梦想的启航地。

据悉,汇通路小学办学规模为5轨30班,主要满足片区居民公办义务教育需求,首批入学的适龄儿童在70名左右。作为项目投资主体,南京地铁小镇公司与江宁区教育局、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合作办学,将南外特色教学模式内嵌于公办基础教育管理体系,把名校“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名校的品牌优势如何释放“乘数效应”?顾晓丽心中有数。

以“汇通国际,做有温度的教育,办有故事的学校”为目标,汇通路小学将依托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的资源,聚焦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立足“汇智通远”的校训,学校将打造校园科技馆,开设无人机校本课程和各类体艺社团课程,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首批新生2个班,学校配备了14名老师。汇通路小学将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让学校成为快乐成长的生态乐园。“开学即冲刺,亮相即惊艳。”顾晓丽说,汇通路小学将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以国际视野打造有温度、有故事的优质学校。

紧盯节点回应民生关切

教育事关发展,惠及千家万户,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2023年2月开工,5个月后出正负零,7个月主体结构封顶,19个月交付使用……过去的两年里,建筑面积超4万平方米的汇通路小学项目,几乎每天都在以“极限速度”加快推进。从教学楼到综合楼,从室外操场到消防附属,南京地铁小镇公司紧扣今年9月开学这个时间节点,倒排计划抢工期、赶进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为学校留足准备时间。

与相对规整的商品房项目不同,汇通路小学最大的技术难点,是单层面积近5000平方米,相当于8—10栋住宅合并施工。来自南京地铁小镇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刘晨不会忘记,为确保工程有序推进,牵头参建单位克服人员组织和材料调配的困难,直面连日暴雨和高温酷暑的挑战,集结企业资源,人歇马不歇,确保项目如期交付。

一所小学,为何会让南京地铁小镇公司如此重视?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片区的教育配套,汇通路小学是周边楼盘业主关注的民生工程,交付时间容不得任何闪失。确保学校如期开学,既是发展为民的职责使然,更是取信于民的担当所在。

学校的建设进度,牵动着片区年轻父母的心。因为没有何时开学的官方信息,去年底搬进万科·紫辰光年的王微,就经历了几个月的煎熬。大女儿9月要上一年级,当初选择搬到汇通路片区,就是冲着优质教育资源而来。如果汇通路小学无法准时开学,孩子将不得不舍近求远,到5公里外的麒麟中心小学就读。

今年6月,汇通路小学举办第一次“校园开放日”,看着眼前崭新的校舍,家长们终于吃下了“定心丸”。“听完老师们介绍之后才知道,原来学校和小镇公司为开学做了那么多努力。”王微介绍说,她家二宝明年9月上幼儿园,刚好也能赶上,两个娃的上学问题一并解决,幸福感满格。

资源融通提升品质价值

汇通路小学,是南京地铁小镇公司与南外仙林分校的第二次牵手。早在2017年,南京地铁就与江宁区教育局、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在青龙地铁小镇共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南京紫东江宁学校,已于2020年开学。去年9月,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也迎来第一批学生。与汇通路小学同步开工的幼儿园项目,也将于明年初迎来第一拨新生。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小镇的教育版图更加完整。

以生态资源为基底,以民生资源为支撑,以产业资源为内核,地铁小镇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驭势而进、渐入佳境。

窨井盖平整,行道树更换,公共自行车投放……群众的“急难愁盼”一一得到回应。省中医院仙林院区、泰康鼓楼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配套已在周边布局,也将通过快捷交通路网实现有效链接。

资源融通,“融”出品质。南京地铁小镇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将继续保持更加积极的心态,联动近在咫尺的仙林板块,以宜居宜业为导向集聚资源,推动地铁小镇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项德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